首页>疾病百科> 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体会

2009-12-04 www.chinaqking.com A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体会王岩(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1)【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19-0057-02【关键词】胫、腓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最常见。由于胫骨较粗,腓骨较细,胫、腓骨双骨折最多,胫骨骨折次之,腓骨干骨折最少,胫腓骨折治疗比较容易,县无明显的功能障碍,但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出现感染、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甚至有截肢的严重后果,因此应认真处理。近年来收集胫腓骨骨折病案的治疗方法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收集28例,男19例,女9例,高能量致伤15例,交通事故10例;低能量损伤3例。其中下1/3骨折12例,中1/3骨折较12例;上1/3骨折较少4例。2临床表现存在,X线检查即可确骨折类型、部位及移位方向。同时要注意有无大血管和神经损伤,以及出现急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等。3治疗3.1石膏绷带外固定适用于闭合性骨折winquistI~Ⅱ与Ostern闭合性软组织损伤0°~2°,或内固定术后的辅加固定等。但骨折对线不良愈合率高。尤其是对不稳性骨折的治疗,常常需要再次手术矫正畸形。按肢体的轮廓进行塑形,固定确实。但包扎过紧可造成肢体坏死;包扎过松或肿胀消退及肌肉萎缩可致石膏松动,骨折必将发生移位。因此固定中期要随时观察,包扎过紧应及时剖开,发生松动应及时更换。一般3周左右更换一次石膏,总固定时间一般不超过12周。利用石膏固定骨折时,必须利用这一稳定因素。在存在软组织绞链的对侧为三点固定的中间力点,绞链同侧的骨干上、下端各为一个力点。在石膏管型上只有准确塑出上述三点关系,才能稳定骨折。3.2外固定器外固定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均适用。对粉碎骨折和节段性骨折的固定,能保持骨的长度,在过去曾被普遍采用的方法,流行较广。但骨折愈合缓慢,针道感染(67%),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对线不良畸形愈合率高,有些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近年来临床应用逐渐减少,被不扩大髓腔联锁髓针取代的趋向。3.3钢板内固定应用于闭合性WinquistI~Ⅱ骨折及Ostern0°~2°软组织损伤较少。至于钢板放于胫骨内侧或外侧面固定有争议。但多数主张放在胫骨的前外侧面。因此处有肌肉保持,钢板不致磨损皮肤而外露,如放在内侧骨面,常有皮肤磨损,钢板或螺钉外露,易引起感染。因胫骨中下1/3区有固有弧度,外侧固定时钢板要作相应的预弯,可以防止直的钢板固定后使折端内侧张开裂口,影响骨折接触面。3.4髓针内固定闭合或开放性胫腓骨干骨折,应用髓针内固定已被广泛接受,并有取代其他固定方法的趋向。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复位准确、固定可靠的优点。内固定后可不用石膏固定,早期即能活动踝、足、膝关节。普通髓针内固定胫骨中1/3稳定性骨折好。对粉碎骨折或节段性骨折能保持骨折长度,对抗折端旋转应力。髓针内固定位于骨干的中心轴上,骨折段两侧承受的压应力和张应力均较小。胫骨髓针的内固定方法:闭合穿针要用骨折台复位,不适合于多发性损伤的治疗。开放穿针,患者取蛙式位。切口:进针口在髌韧带外侧;并向内侧拉开髌韧带,向后上推开髌前脂肪垫,在关节滑膜外,由髌前脂肪垫处戳骨洞进针,通过骨折线直达距胫骨下关节上方1~2cm使针嵌压在胫骨上下端的松质骨内,达到稳定。粉碎骨折和不稳定骨折的上下骨段上,使髓针嵌压在胫骨上下端的松质骨内,达到稳定。粉碎骨折和长斜形骨折,用横栓钉联锁骨干和髓针,以保持骨的长度,控制旋转活动。选用胫骨内固定会一步破坏骨折端及软组织和髓内循环,临床容易引起感染而出现骨折端外露、骨不连、骨髓炎等并发症。采用髓内针固定腓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中具有很大优点。早期整复的做到骨折的良好对位、清创、固定腓骨,恢复其连续性,避免因整复而造成或加重软组织的损伤。髓针内固定的优点是手术简单、方便,手术时间短,不会加重组织损伤,无须剥离胫骨骨膜及损伤胫骨髓腔。参考文献:[1]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45.[1][2]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骨折内固定[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98.[3]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桓.骨与关节损伤.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21间接或直接暴力,均可造成两骨折断端重迭、成角或旋转畸形,暴力的方向及小腿的本身重力是造成畸形的主要原因。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局部肿胀、疼痛、畸形,以及有骨折特殊体征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