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脊索瘤

治脊索瘤一招不够用--报业

2009-12-03 www.hljdaily.com.cn A +

治脊索瘤一招不够用Cannotfindmark:content_ads2006-11-0708:50  脊索瘤生长缓慢,呈缓慢浸润性生长,病程较长,可达数年至十多年。临床症状和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有关,主要表现为头痛及视力障碍,早期常有头痛,可出现眼肌运动麻痹,以外展神经麻痹居多。当肿瘤广泛侵犯颅底时,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言语不清、视物模糊、行走不稳、面神经瘫痪、耳聋等。累及额、颞叶还会引起癫痫症状。颅内脊索瘤可选显微手术 由于脊索瘤在颅内呈侵袭性生长,范围广泛,位置深且侵犯周围骨质、神经和大血管等重要结构,与众多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毗邻,如垂体、下丘脑、视交叉、脑干等,所以其治疗是神经外科的一大难题。 目前核磁共振是术前诊断和术后评价脊索瘤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手术入路取决于影像学所能显示脊索瘤的部位及范围的准确性。根据影像学的不同分型以及脊索瘤累积的部位,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才可能最大限度切除脊索瘤。对于脊索瘤患者而言,初次治疗时的入路选择与手术技巧,对于治愈疾病更为重要,因为复发或者二次手术时手术风险大大增加,但全切率却大大降低。放射治疗是另一种手段 外科手术是颅内脊索瘤的首选治疗方案,但由于颅底脊索瘤邻近脑干、视神经等重要结构,所以很难彻底切除。一味追求病灶全切除常可引起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所以术后放射辅助治疗非常重要。 大多数专家主张脊索瘤除尽量切除外,应常规追加放疗,放疗可以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和降低肿瘤复发率。统计表明,术后加用传统放疗可使颅内脊索瘤患者的复发时间明显推后,5年复发控制率显著提高。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成为术后放疗安全有效的新手段,对体积较小或术后残存病灶尤为适宜。根治性切除是最有效方法 目前公认的有效方法为根治性切除,单纯的瘤内切除或边缘性切除常导致局部复发,复发率达44%~60%。 脊索瘤术后复发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肿瘤切除不彻底,局部残留或术中肿瘤细胞种植,因此切除脊索瘤组织时不但要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的骨组织、皮下组织,还应切除一部分周围正常的骨组织及肿瘤表面的黏膜。二是脊索瘤属低度恶性肿瘤,可发生全身转移,转移到肺、皮肤、淋巴结等部位,也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患者长期生存不容乐观 国内目前还没有较详细的统计数据,国外报道脊索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29年,5年、10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67.6%和39.9%。脊索瘤最好的结果是初次手术尽量切除彻底,初次手术无死亡合并症;但二次及二次以上手术死亡率为7.1%。脑脊液漏、伴随的颅神经麻痹、咽部伤口是两次以上手术较难处理的问题。第二次手术距第一次间隔时间一般为2~3年,只有少数患者可以经过5年的静止期才行第二次手术。

(家庭保健报)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