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

2009-12-03 www.9hum.com A +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

    传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甲型肝炎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多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等,是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潜伏期平均为30天。

   儿童发病率高。患者康复后通常会终身免疫,不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

    秋、冬季为发病高峰。

    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皮肤和巩膜黄染等症状。

    防控要点:1.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阻断粪-口传播途径,搞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在流行地区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不饮生水,消灭蚊蝇,妥善保管食物,不食生蔬菜和贝类食品。2.保护易感人群,对流行区和将要进入流行区的高危人群应尽快接种甲肝疫苗,甲肝疫苗接种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的预防甲肝的发生。在有条件的地方对易感人群应推广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抗体水平防止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3.甲肝病人一经发现确诊后应立即向当地传染病监测部门报告,并隔离病人,对周围接触人群进行病原学检查,防止大的暴发流行,对病人使用过的器具、衣物要及时消毒。

  (责任编辑:胡国香)【E-mail推荐】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