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有时候处于外斜视状态,有时候,病人能够控制眼球正位。随年龄的增长,融合性和调节性功能可能逐渐减弱,最后失去控制,丧失代偿能力,成为恒定性外斜视。本病的最大特点是斜视角变化大。当劳累后、走神时、特别是看远时出现外斜视。如果斜视日趋明显恒定,则应该及时手术矫正。
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斜视,严重地破坏着小儿的双眼视力,需大家多加注意。
1.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外斜视的一个发展阶段,表现为有时外斜视,有时可控制正位,通过检查可查出确实存在的外斜视。
2.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年龄?
间歇性外斜视大部分发生于1岁至3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斜视度逐渐加大,斜视时间逐渐增多。
3.间歇性外斜视的危害?
间歇性外斜视往往具有双眼单视功能,有良好的立体观,如果间歇性外斜视时间过长,看病太晚的话,双眼视、立体视就会不断地破坏。因此,提倡早诊断、早治疗,一般学龄前应手术治疗。
4.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
家长发现患儿有斜视时,要及时来医院诊治,检查斜视度和立体视现状,如需手术应尽早手术治疗。
上一篇:共同性外斜视的征象及医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