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睑外翻

双蒂上眼轮匝肌瓣修复外伤性下睑外翻

2009-12-03 www.studa.net A +

【关键词】,眼轮匝肌瓣;睑外翻

[摘要]目的介绍应用双蒂上眼轮匝肌瓣转移、修复外伤性下睑外翻术式。方法将上眼轮匝肌瓣以内、外两眦为双蒂,游离肌瓣转移于下睑缘,埋于皮下,悬吊下睑、对抗地球引力,纠正外翻畸形,临床应用8例。结果术后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5年,疗效满意。结论该方法为修复下睑外翻畸形提供良好的术式。

[关键词]眼轮匝肌瓣;睑外翻

眼眶下软组织外伤性的瘢痕,常造成眼部外观上的各种畸形及闭眼功能障碍。笔者1995年4月~1999年10月先后应用双蒂上眼轮匝肌瓣转移修复下睑外翻畸形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眼轮匝肌起于内韧带,呈椭圆形在上下眼绕睑裂,会合于外韧带的前方。该肌位于皮下组织的深层,分睑部与眶部两个部分。睑部较窄(约8mm),较薄(约1mm),作用为瞬目;眶部较宽(约18mm),较厚(约2mm),当用力闭眼对眶部肌肉才参与运动。眼睑的血管丰富,动脉与神经一起走行于眼轮匝肌筋膜深层,静脉多而粗大,分别在睑板的前方入内眦静脉,颞浅静脉和眼静脉,神经系面神经颧支以支配。

2.1切口设计于上睑缘上6mm作水平切口,下睑距睑缘2mm作弧形切口,上下口分别于内、外眦相连。

2.2肌瓣切取切开上睑皮肤,暴露眼轮匝肌眶部,平行肌纤维方向分离全层肌瓣,宽8mm,保留其深面的血管、神经分支。以内外眦为双蒂,游离、掀起肌瓣。

2.3转移肌瓣肌瓣充分游离后,切开下睑弧形切口,分离皮下,松解挛缩瘢痕,将上睑肌瓣跨过眼裂转移至下睑切口内,圈住外翻的下睑,纠正睑外翻畸形,缝合皮下及皮肤。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3~58岁,平均32岁;右侧5例,左侧3例;锐器创伤5例,车祸3例,均伴睑外翻。肌瓣宽度6~8mm。手术结果,术后一期愈合,畸形矫正,随访1~5年无复发,效果满意。

例1,患者,男,38岁,1年前因左下睑铁皮割伤,经清创缝合后下睑瘢痕增生,伴睑外翻、流泪。检查:左下睑一条长1.5cm瘢痕,下睑外翻,睑球分离,结膜暴露,呈塌陷状,泪小点存在。1995年4月在局麻下沿上下睑缘切开皮肤,松解瘢痕,纠正睑外翻畸形,分离上睑眼轮匝肌瓣7mm,以内、外眦为双蒂,转移肌瓣至下睑,上吊外翻的下睑,充填塌陷的畸形,缝合皮肤。术后1周拆线,切口愈合佳,术后3年复查,左下睑位置正常。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