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是感染引起的皮肤性疾病,是指皮肤上单个的毛囊以及毛囊周围组织如皮脂腺等,出现了急性化脓感染。如果多个疖同时出现或反复发生就称为疖病。引起疖的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是由表皮葡萄球菌或其它病菌引起。
疖大多出现在毛囊、皮脂腺较多,而且容易感染的部位,如颈部、头面部、背部、胸部、臀部等。当皮肤存在清洁不够、擦伤、环境温度较高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更容易出现疖。
疖的表现
病人刚开始表现为皮肤出现发红、发热、肿痛的小硬结,直径大概二厘米左右。数天后硬结逐渐呈锥状隆起,顶部的组织坏死、软化,继而出现黄白色的脓栓,此时肿痛范围扩大。之后脓栓溃破或脱落,并流出脓液。当脓液流干净后,炎症也就会逐步消退痊愈。
面部的疖,特别是鼻、上唇处疖往往病情较重,有时病情加重或被挤压、挑破后,使得病菌可经静脉进入海绵窦,并引发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的严重情况,可出现脸部肿胀、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病情严重可出现死亡。
不同部位的皮肤同时出现几个疖,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疖,称为疖病,这种情况主要与病人的抵抗力较低、皮肤不洁、擦伤有关。
治疗
当疖处在发红、肿痛的炎性结节状态时,可通过热敷、红外线等理疗进行治疗,也可用鱼石脂软膏贴敷。
当已经出现脓头时,可在脓头的顶部点涂石炭酸。如果脓液不能畅通的流出,可以切开排脓。但不能用手挤压疖肿,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如果出现发烧、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可通过抗菌药控制感染,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头孢氨苄等。如果病人存在抵抗力降低的原因如糖尿病,应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换衣服可以预防疖。热天或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工作,应避免汗渍过多,出汗多时更应注意勤洗澡、及时换干净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