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2008年45例(男38例,女7例)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连续多节段损伤患者36例,其中32例位于下颈椎;不连续多节段损伤患者7例,其中有5例为上颈椎伴下颈椎损伤;损伤部位为椎体31例,椎板25例,棘突9例,椎弓4例,横突5例,关节突5例;多见的受累节段为C4、C5、C6和C7;屈曲压缩型占60.5%。行颈前路椎体大块切除脊柱稳定重建21例,后路椎板减压加关节突钢板内固定10例,前、后路联合减压颈椎稳定重建2例;保守治疗10例。结论:颈椎多节段损伤多为屈曲压缩型,连续性损伤多见,不连续型损伤少见;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为下颈椎损伤;不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数为寰、枢椎损伤合并下颈椎损伤;多节段颈椎损伤中不稳定节段及脊髓受损平面位于下颈椎;手术应在减压的同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我院2000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80例,其中45例为多节段损伤患者。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45例患者中,男38例,女7例,年龄14~64岁,平均36.9岁,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44.7小时。其中连续多节段损伤者36例,不连续多节段损伤者7例。影像学资料:①连续多节段损伤:2个节段者23例,其中两节段均稳定者2例,有1个不稳定节段者14例,2节段均不稳定者7例;3个节段者10例,其中3节段均稳定者1例,1节段不稳定者4例,2节段不稳定者4例,3节段不稳定者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