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脱位两个“小孔”手术
叶小静郑恩同2004-12-03
昨天上午,全国首届微创脊柱外科培训班在温举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教授池永龙是第一位主讲老师。他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讲授的,就是几天前他亲自主刀开展的一例微创治疗陈旧性颈一二骨折脱位手术,该手术的成功目前在全国尚属首例。
病例陈旧性颈一二骨折
过去一听说脊椎做手术,市民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可是个大手术,一不小心可能就要坐轮椅。的确,脊椎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尤其是颈一二骨折脱位手术,曾一度是外科手术的禁区,此次附二医池永龙教授就是在“禁区”里率先开展了微创手术。
据介绍,接受手术的是我市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两年前,因外伤引起颈椎疾病,他在山东省某医院实施了手术。但半年前,患者发觉颈部疼痛,而且双手、双脚无法活动,就到附二医骨科就诊,确诊为颈一二陈旧性骨折脱位,需要再做一次手术。
颈一二手术是脊椎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手术,因为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有支撑颅脑的重要作用,颈椎内部的脊髓是大脑与全身神经联系的关卡,如果手术不成功就可能导致全身瘫痪甚至死亡。为了减少风险,池永龙医生决定为其实施微创手术。
相关链接:颈椎病发病早期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固定、抗炎、理疗、牵引制动等方法,但到发病的中晚期则常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此次实施的微创手术,其对象主要是颈一二陈旧性骨折脱位、颈一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
现场两个“小孔”完成手术
11月30日上午10时半,手术正式开始。
手术室在X射线监控下,除了一系列手术刀具外,里面还摆放着四台电视显示屏。全身麻醉的患者被固定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池永龙在其颈部前面切开了两个1厘米的切口,沿切口插进小导管并置入内窥镜。通过摄录像系统,患者体内的手术区组织被清晰放大投射到电视显示器上,池医生就看着显示器为患者切除压迫脊椎的骨头、疤痕,对颈一二前的软组织进行松解,同时进行复位,最后用螺丝钉固定好。整个手术持续了3个多小时,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仅20毫升左右。术后四小时,池永龙为患者进行了压眶试验,患者的四肢在有力地抽动,这意味着手术非常成功。
相关链接:传统颈椎病手术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前路手术,从颈前作切口进入,将食道和气管拉向一边;二是后路手术,从后面颈部作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然后通过手术达到减压目的。该两种手术都存在切口大、出血多等不足。
成果患者10天即可下床
据介绍,颈一二部位侧块窄、薄、短、小,周围是大血管、神经及生命的中枢,在这里定位手术难度非常大。为了弄清这里的位置,池永龙教授多次在尸体解剖的标本上反复测量,几经改进,最后确定了最佳的手术方式。
“虽然这次微创手术对医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对患者来说创伤小,组织损伤反应轻,术后恢复比较快。”据池永龙介绍,传统脊椎手术的患者术后还需用石膏、牵引等方法固定几个月,但微创手术患者只需戴颈围保护颈部,10天左右就可下床活动了。
此外,传统前路颈椎手术后,患者的下颌起至胸部都会留下难看的大疤痕,从而给许多患者和亲友带来心理影响。微创手术的患者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两个1厘米的手术切口在愈合后几乎不留疤痕。
相关链接:尺把长的手术切口缩至几厘米,这是当代医学运用科学技术的成果,也是微创治疗迅速普及的动力。我市附二医自2000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微创脊椎手术以来,目前已经成功实施了50余例上颈椎手术、100多例胸腰段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