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颈椎骨折脱位

下颈椎骨折脱位延误治疗原因和手术分析

2009-12-03 gk91.com A +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作者:刘忠军 党耕町 马庆军 刘晓光 姜亮 韦峰 吕扬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布时间:2009-08-2614:43:27

  后路手术适应症为:a)后方结构受损:椎板、棘突、关节突、椎弓等骨折;b)小关节突交锁;c)脊髓后方受压;d)椎管狭窄;e)间盘损伤轻微者。前后联合入路:对严重骨折脱位前、中、后柱均已损伤,颈椎稳定性严重丧失,脊髓前后受压的类型,此时仅从前路或仅从后路都不能充分减压,单从一侧入路亦不能进行足够稳定。国外文献报道,如病情允许,可与颈后路手术后,再行颅骨牵引复位,二期行前路手术植骨、固定,手术风险较低。

  3手术效果评价

  颈椎损伤早期合理的治疗极为重要,不恰当的处理可给后期的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对病人恢复十分不利。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再行手术减压、复位及融合稳定,可为不完全损伤的脊髓创造一个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损害,避免创伤性颈脊髓病的发生,对完全性脊髓损伤虽无明显的证据显示对脊髓功能的恢复有帮助,但对解除伴随损伤平面的神经根症状却有较好的疗效,而其内植物所提供的即刻稳定作用,可使病人提早离床活动,早期进行康复练习,便于护理,减少各种并发症,对增强病人生活的信心及回归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为了提高对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及陈旧性颈脊髓损伤的认识,尤其是手术治疗对于该损伤的意义,我们复习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990~2004年我院诊治的41例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病例的特点。

  目的: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早期延误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后期手术治疗对此类病例的治疗效果,提高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指导治疗。方法:1995年~2004年我院手术治疗69例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来院时(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半年、一年时的脊髓功能予以评定,以电话或信访答卷方式按脊髓功能评分40分法,进行随访。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强调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手术治疗仍有积极意义。但对于一级肢体残疾患者手术治疗仅在于稳定颈椎,对脊髓功能恢复并无改善。

Tags: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