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并不少见,但对于严重的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尚有争议。自1995年7月以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采用经前路减压、复位以及自体髂骨植骨和带锁钢板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72例,获得良好的疗效。该科袁文主任向与会者介绍了这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这72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X线和MRI检查,X线影像均表现为椎体间移位和成角畸形,损伤节段椎间高度降低,颈椎生理曲度不连续。全部患者入院前或入院后均接受了颅骨牵引,但无一例获得满意复位。 该院采用经前路减压、复位以及自体髂骨植骨和带锁钢板固定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植骨于术后12周均获得牢固骨性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51例不完全性损伤者的脊髓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改善,其Frankle分级平均提高1~2级,37例患者生活可自理,其中20例患者恢复工作或劳动;11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的临床症状(如疼痛、麻木等)得到缓解,但脊髓功能无恢复,Frankle分级无变化;所有患者无一人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折断等并发症。 研究者认为,对于严重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列和重建颈椎的稳定性。因此,手术途径的选择不外乎前路手术、后路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而前路手术应为首选。因为前路手术有如下优点:体位改变少,特别对于新鲜的骨折脱位患者来说减少体位的改变可降低由此而产生的继发性损伤;易于处理椎间盘、椎体后缘对脊髓的压迫,可获得直接、彻底的减压效果;可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列及正常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这样不仅能恢复颈椎椎管的有效容量,而且对于防止日后相邻节段的继发性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对于严重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来说尤为重要;前路钢板固定可重建颈椎的即刻稳定性,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后路手术虽然对新鲜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关节的复位也极有价值,但后路手术难以解决严重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大多合并椎间盘损伤或突出的问题。因此,若选择后路手术,在术前必须行MRI检查,以确定没有合并椎间盘损伤或突出。此外,后路手术难以获得理想的椎间高度重建,且手术创伤大、融合范围广,影响颈部活动功能。前后路联合手术并不常用,只有合并椎板骨折片或黄韧带突向椎管内,或合并后结构严重撕裂时,在完成前路稳定手术的前提下,才可考虑同时再行后路手术。 研究者同时指出,前路手术治疗严重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操作,因此其围手术期管理尤为重要。对新鲜的颈椎骨折脱位来说,颅骨牵引不但可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而且有利于术中复位。Caspar椎体牵开器对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操作中应注意边减压边牵开,可获得满意复位。本报记者靖九江
更多关于“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新闻颈椎骨折脱位(2007-04-05)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2007-04-05)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救治(2007-04-05)颈椎严重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2007-04-05)前路锁定钢板早期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4(2007-04-05)颈椎骨折脱位再次手术矫正1例报告(2007-04-05)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2007-03-21)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2007-03-21)颈椎骨折危险吗?(2007-08-23)脊柱骨折可瘫痪急救要到位(2008-01-04)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匿名评论请您在此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民众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