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考试课程
培训机构医学教育网环球教育网巨人症(gigantism)和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
巨人症(gigantism)和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系腺脑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或增生,分泌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软组织、骨骼及内脏的增生肥大及内分泌代谢紊乱。生长激素(GH)分泌过多,在骨前闭合之前引起巨人症(gigantism),而在骨骺闭合之后导致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同一患者可兼有巨人-肢端肥大症。疾病早期体格、内脏普遍性增大,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晚期体力衰退,垂体前叶因GH瘤压迫而引起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本病占垂体瘤中第二位。男女之比为1.1∶1.发病年龄在肢端肥大症中以31~40岁组最多。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原因主要有垂体性和垂体以外的原因。
①垂体性:
占99%,巨人症患者垂体大多为生长激素细胞增生,少数为腺瘤;肢端肥大症患者垂体内大多为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少数为增生或腺癌。发生在垂体部位的病理类型有致密颗粒型或稀疏颗粒型GH细胞腺瘤或增生、GH和PRL混合细胞腺瘤、促催乳生长激素细胞(mammosoma-totrophcell)腺瘤、嗜酸干细胞腺瘤、多激素分泌细胞腺瘤,偶可为多内分泌腺瘤病1型的组成部分;
②垂体外性:
异位GH分泌瘤(如膜腺癌、肺瘤),GHRH分泌瘤(如下丘脑错构瘤、膜岛细胞瘤、支气管和肠道类癌等)。
发病机制
垂体瘤发生的机制不明,可由于兴奋性G蛋白的调节α亚单位发生点突变,而使腺昔酸环化酶自动激活,通过cAMP使蛋白磷酸化及细胞生长和分化,导致生长激素分泌瘤的发生。异位GHRH可见于神经内分泌瘤如类癌、甲状腺髓样癌、膜岛细胞癌、小细胞肺癌等,但临床不表现为肢端肥大症,这与肿瘤恶性度高,患者寿限大为缩短,尚未能达到充分表现,以及所合成的GHRH量尚不足以刺激垂体分泌过多的GH有关。大多垂体瘤直径>10mm,大约三分之一肿瘤已伸向鞍外,约三分之一肿瘤具有侵袭性,如影响骨和硬脑膜,肿瘤还可同时分泌其它激素如PRL、TSH、ACTR等。由于GH分泌过多。继而使IGF-1产生过多。引起骨和软组织增生过度和代谢异常。
病理生理
本病主要病理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正常成人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基值为3~5ng/ml,而本病患者可高达100~1000ng/ml.治疗后可下降至正常水平。过多的生长激素可促进机体蛋白质等合成性代谢,有氮、磷、钾的正平衡,钙的吸收增加,钠亦趋正平衡。表现为全身软组织、脏器及骨骼的增生肥大;糖代谢方面有致糖尿病倾向,降低胰岛素降血糖的敏感性,脂肪代谢方面有促进脂肪动员及分解作用以致血浆游离脂肪酸增高,生酮作用加强。此外,本症中尚有泌乳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影响。早期垂体功能显著亢进,晚期部分激素分泌功能衰退,尤其是促性腺激素等衰退较明显,形成了本症的复杂症群。
临床表现
一、巨人症常始于幼年,生长较同龄儿童高大,持续长高直到性腺发育完全,骨骺闭合,身高可达2m或以上。若缺乏促性腺激素,性腺不发育,骨骺不闭合,生长激素可持续加速长高。软组织增生可表现为面部粗糙、手脚增厚增大,心肺、内脏增大。若垂体瘤发展,迫使其他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精神不振,全身无力,毛发脱落,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若原有糖尿病可自然缓解(Houssay现象).多数可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血浆生长激素、IGF-1增高;过多生长激素可拮抗膜岛素作用,在葡萄糖负荷后可呈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曲线;升高的生长激素水平不为糖负荷所抑制。
二、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发生率每年l00万人中约为3人,男女相当,多见于31~50岁。绝大多数是由垂体瘤所引起。起病一般缓慢,使诊断延误15~20年,临床表现决定于垂体瘤本身大小、发展速度、生长激素分泌情况以及对正常垂体组织压迫的影响。股端肥大症既有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又可有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使功能亢进与功能减退相混杂。患者可有软弱、乏力、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