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为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突起,好发于脑底大动脉上,常伴管壁结构的薄弱和缺损,对患者最大的威胁是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呕吐或伴失语偏瘫等,甚至昏迷。第一次出血后死亡率高达35%。再出血死亡率则高达50%。自从有了神经介入脑动脉瘤的救治进入了迅速,微创,安全,有效的革命性阶段,使该病的致死致残率大为降低。(动脉瘤破裂示意图)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前循环:85%,大脑前动脉:30%,颈内动脉:30%,大脑中动脉:25%,后循环:15%,大脑后动脉:2%,基底动脉:10%,椎动脉:3%。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表现:突发头痛、呕吐、失语、偏瘫、昏迷等,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主要集中在环池周围呈“水鱼样”改变,部分可形成脑内或脑室内血肿,临床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H&HI―V级,V级以往视为手术禁忌,但有了介入技术使治疗成为可能。(动脉瘤破裂的CT下表现)(动脉瘤破裂的DAS造影下所见)脑动脉瘤破裂的治疗:1937年dandy首次成功地使用银夹夹闭脉瘤瘤颈,开创了治疗动脉瘤的标准方法;1964年kurze将显微镜应用到手术。1973年苏联学者serbinenko首先采用可脱性乳胶球囊栓塞治疗动脉瘤瘤腔,开创了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纪元。随着介入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在目前也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标准方法。我院自2001年开始血管内栓塞治疗以来已成功完成手术数百例,各技术和设备都很完善,成立了“神经介入中心”。(动脉瘤破裂的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