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中医预防>>五官科疾病>>慢性喉炎
其他栏目主页数据库商贸信息近期焦点疾病治验祥龙书店针灸经络政策法规信息中心中医养生中医预防中医历史中医气功中医理论中药研究中西医结合专家俱乐部中医药机构中医药科研中医药论坛中医药教育少数民族医学各国传统医学中医药在世界各地
慢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声带、室带的慢性炎性病变。以较长时间的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特点。属于中医学的“慢性喉”、“久”的范畴。
及早防治喉炎,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平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物,戒除烟酒。
室内湿度过低时,冬季烤火要放水壶湿化空气。生活要有规律,以防劳累耗伤气阴,引起虚火上炎。
教师、文艺工作者、售票员要注意正确的发音方法,演出前禁烟和冷饮。感冒和声哑时尤须注意,要静息少言。在青春变声期、妇女月经期和怀孕期,特别要防止用声过度。
加强劳动防护,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粉尘等需妥善处理。
慢性喉炎治不及时,最终可以导致失音,故必须抓紧早期治疗,平素宜适当减少发声,避免大声喊叫,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虽积极用药也无济于事。
(一)中药治疗
1.声音低沉费力,讲话不能持久,甚至嘶哑,常有“清嗓”习惯,干咳少痰,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肺肾阴虚。宜滋养肺肾,降火利咽开音。用百合固金汤加味:百合10克、生地30克、熟地20克、玄参15克、麦冬10克、知母10克、桔梗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甘草10克、蝉衣6克、木蝴蝶10克、黄柏10克。
2.声嘶日久,劳则加重,上午明显,语音低微,讲话费力,舌质胖,苔白,脉虚弱者,为肺脾气虚。宜补益肺脾,益气开音。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10克、白术10克、炙黄芪15克、陈皮10克、升麻3克、柴胡3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诃子6克、石菖蒲10克。
3.声嘶较重,讲话费力,喉内不适,有异物感,舌质暗滞,脉涩者,为气滞血瘀痰凝。宜行气活血化痰。用下方加减:赤芍10克、丹皮10克、泽兰10克、郁金10克、川贝母10克、瓜蒌仁10克、海浮石20克、山慈菇10克、桔梗10克、木蝴蝶10克、连翘10克。
含服铁笛丸或润喉丸亦可。
(二)针灸疗法
1.取合谷、曲池、足三里、天突等穴,每天一次,中等刺激或弱刺激,留针20~30分钟。
2.取耳穴咽喉、肺、扁桃体等,埋针7~10天。
(三)单验方
1.鲜青果5枚、鲜芦根5支水煎代茶。
2.胖大海5枚代茶,适于咽痛多痰者。
3.罗汉果含服。
4.藏青果6克、玄参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水煎代茶。
5.鲜蜜冲冷水再加生姜汁含服。
6.鲜淡竹叶水煎代茶。
7.演员临场声音沙哑,可用萝卜和生姜捣汁含服少许。
梨汁、鲜地黄汁各等分,加蜜(为梨汁的十五分之一)同煎或蒸,将其汁含在口中,慢慢咽下。可长期服食,既可防,又可治,对职业用声者尤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