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恐怖性焦虑障碍

心理门诊(上)

2009-12-02 www.xlzxs.net A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咨询心理学>>心理门诊(上)(35)2008-03-2416:38:09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来源:浏览次数:0网友评论0条文字大小:【大】【中】【小】评分等级:0分裂症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

(1)情感淡漠、兴趣减少,退缩,与亲人及好朋友疏远,缺乏儿童天真

活泼的朝气,或是无故滋长敌对情绪、往往自发情绪波动、易激怒、冲动伤

(2)幼年患儿常以幻想或病理性幻想性幻觉为主,年长儿童有幻听、幻

视以及感知综合障碍,如认为自己变形了、变丑了而躲避在家,不敢外出。

儿童幻觉一般较为具体和形象性,多属恐怖或原始的内容。

(3)思维和言语障碍。年龄小的患者,往往言语少,刻板,语言含糊不

清,喃喃自语,思维内容单调贫乏。年龄大的思儿,可有病理性幻想以及各

种现实、离奇古怪的妄想体验,其特征与智力水平、既往生活知识及经历体

(4)运动异常。多动兴奋或呆板少动,迟钝懒散,奇特的动作和姿势,

缺乏主动性。常有模仿动作或强迫性、仪式性动作。少数患者表现为紧张性

木僵或兴奋,或出现冲动、自伤或攻击行为。

一般无明显智能障碍,但由于思维、言语障碍和适应能力改变,可形成

智能活动减退,尤其幼年患儿更为明显。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起因与成年精神分裂症一样,迄今尚未明白。一般认

为可能与家庭遗传、围产期有损害史、社会心理因素、父母性格特征及生物

化学因素等影响有关。有调查资料表明,儿童受到强烈惊吓、亲人亡故、受

委屈或讽刺、亲人重病、父母离异、学习负担过重或升学未成等精神因素诱

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

例一:关闭心灵的幼儿

患儿,女,9岁,小学2年级。父母离异,现与父亲、继母一起生活,

亲生父母均为工人。患儿于1988年3月与继母儿子发生争吵而遭继母训斥漫

骂,孩子哭后入睡,醒来后自觉头晕、害怕,头部不适有压抑感,对周围一

切都不感兴趣,不愿讲话,不愿见人。在家里能回答父亲简单的问话,从此

不与家人同桌吃饭,晚上也睡不好觉。在学校不讲话,不与同学玩耍,课堂

上不回答老师的任何问题,下课后坐在教室里发呆。父亲脾气暴躁,有时打

她,骂她没出息,是累赘,老师找她谈话及家访仍不讲话。回避外人自觉害

怕、恐惧,有时暗自流泪,生活和学习受到极大影响,后来病情逐渐加重,

口中总说别人都对她不好,都在骂她。发病后一个月,父亲将她送至生母处。

-----------------------页面146-----------------------

母亲关心、照顾她,领她玩,同她谈心,病状稍有好转,能与母亲简单对话,

讲话时出现口吃,但对外人仍不讲话,尤其是害怕见到继父,不敢与继父同

桌吃饭,问话一律不答。一日,母亲与继父发生争吵,吵得很凶,她当时吓

得直哭,此后病情又加重了,且食欲剧减,一言不发,学也不能上了,害怕

见到老师和同学,家里一来外人马上躲起业来,而且很怕光亮,愿意在阴暗

角落里坐着。有时母亲烦了,也失去耐心而训斥她。她便变得很孤僻、情绪

很不稳定,笑骂无常起来。

这是一例单纯型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案例。患者因与继母的儿子争吵进而

受到继母的漫骂,因而便产生了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而随后其亲生父母

对她的粗暴态度成为诱发其精神分裂症的直接诱因。

-----------------------页面147-----------------------

四、儿童期情绪障碍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一般情绪不稳定,易受

内外因素影响而变化,很容易因某些生活事件或其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而

产生情绪障碍,并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

儿童期情绪障碍主要包括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抑郁

症等。有人也称之为儿童期神经症,其总发生率约占2.5%。

□儿童焦虑症

儿童焦虑症是儿童期颇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

1.特点急性焦虑发作时患儿表现焦虑、烦燥、紧张、恐惧不安并伴有心

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尿频、头痛失眠等症状。患焦虑症的儿童对待事物

常常十分认真、过分敏感、过分紧张、多虑、缺乏自信心。尤其在陌生环境

中对待不熟悉的事物更容易出现焦虑反应,惶恐不安。由于经常焦虑,常发

生睡眠障碍,多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多汗、便结、头昏乏力等症状,

也会出现胆小、退缩等。

2.病因焦虑的发生与先天素质有关,而不良的环境、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是导致或加重儿童焦虑反应的重要原因。家庭事件和其他的突发应激因素常

可促发焦虑,父母和老师的慢性焦虑及依赖作风亦可导致儿童焦虑。

父母和老师对儿童过高的超负荷要求,达不到要求时的严厉惩罚,以及

父母的过分溺爱等均对儿童焦虑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例一:偏科的小女孩

患儿,女,12岁,某重点小学五年级学生。父亲是一个剧团的武打演

员、母亲为一工厂工人,父母均只有高小文化程度。据老师反映,该生焦虑

情绪比较严重,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与同学相处不甚融洽,学习成绩属中

等偏下,其中语文成绩较好,数学成绩很差。从1988—1989年度第一学期的

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语文为91.5分,数学为48分,不及格。家长对孩子的

学习虽督促较紧,但因文化程度低而无能力辅导。家长曾多次找班主任,要

求老师对孩子加强数学方面的辅导,并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不爱说话、腼

腆、好面子、自尊心强、较孤独、有事常闷在心里,不肯轻易向人表露,有

时还好冲动。诊断分析

该例患者实际上表现有儿童过度焦虑反应,而其过度焦虑反应主要是由

学习问题和个性问题造成的。实际上她的情感很脆弱,又好冲动,表现出了

许多个性品质上的缺陷,已经蕴含了一些“心理危机”的苗头。

□儿童恐怖症和学校恐怖症

儿童恐怖症在儿童中并不常见,它系指儿童对锐声响、黑暗环境、自然

灾害、外伤、死亡、昆虫、动物等产生过度的、持续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

的剧烈程度足以影响儿童的适应行为,并伴有相应的生理改变。对学校产生

此种恐怖反应则称为学校恐怖症。学校恐怖症患儿一般约占儿童恐怖症的60

患有儿童恐怖症的儿童在经历恐怖之后常会整天沉溺于恐怖情绪之中而

不能自拔,他们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怖情绪,虽然知道不对,但也无法消

-----------------------页面148-----------------------

除。儿童恐怖症还常伴发焦虑反应和强迫症状。

学校恐怖症患儿,强烈地拒绝上学,强制他去学校则会哭闹不休,大发

脾气,甚至导致惊恐发作。这类患儿常伴有情绪焦虑或抑郁。

儿童恐怖症和学校恐怖症的致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素质因素及教师、家长

后天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一般患儿有家族病史者较多;家庭、学校、环境

不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不良及教师、家长的粗暴指责和体罚

均可能是致病原因。

例一:汽车恐怖

患者,女,16岁,中学生。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辆汽车撞倒一

位骑自行车的妇女,当时吓得浑身冒汗,两脚发抖。从此、她对汽车产生了

恐惧:一看到汽车就浑身颤抖,两腿酸软,更不用说坐汽车了。

例二:黑暗恐怖

患者,男,14岁,每到夜晚就恐惧,紧张,尤怕黑色东西,以至夜间不

敢关灯,关灯后看到黑影即惊俱不安,必须遮上白纸或面向白色墙壁方能勉

强入睡,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平时害怕有关死人的东西,如黑纱、

棺椁之类,病后此况加剧、夜间脑子里常出现此类东西或凶杀场面。

幼时家境困难,5、6岁时寄居姑母家中照顾表弟,至今虽不记得如何思

念父母,但记得当时在路上常发现有人长得象父亲,与姑母一家关系尚好。

10岁回父母身边。智力发育较好。祖母去世后祭奠祖母时出现紧张、恐惧、

心动过速,继之发展为前述症状。半年来症状波动,近月余加重。

例三:学校恐惧

患者,女,10岁。因一年前更换班主任患儿不能适应其给予过重的工作

压力(患儿为班干部)和学习压力,曾向父母流露出不愿上学的想法,半年

多来早晨上学前出现腹痛而拒绝上学,遭其父母责打并强制其上学后,症状

持续发展,曾多次到医院诊治,先后被诊为结肠淋巴结核。常伴有恶心、呕

吐并且每天夜间为小事哭闹,只到父母答应她不去上学才罢休,若不同意就

闹到半夜也不睡,甚至打父母、毁物,其间曾诉说害怕老师体罚学生和自己,

经家长与校方交涉,校长亲自看望劝说并保证今后不再体罚。患儿答应次日

早去上学并整理书包,但夜间又烦燥哭闹并离家出走,被及时拦截并同意次

日可不去上学,但次日晨发现患儿已离家出走。

例四:托儿所恐怖

患者,女,3岁8个月。患儿1岁入托儿所,适应新环境快。近2个月

来更换托儿所后不愿去,经常哭泣,白天哭闹1~2次,夜间睡醒中哭2~3

次,同时表现烦燥不安、脱光衣服、抓自己的脸,来回翻滚。每次发作大约

持续40分钟,吵闹后精疲力尽复又大睡。白天不让母亲上班,整上紧随母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zixunxinlixue/200803/content_2944.ht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