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题】
1.下列情况哪一种是皮脂腺囊肿所特有的表现:
A.常见于面部
B.发生缓慢
C.囊壁与皮肤粘连,中央可有一色素点
D.质地软,无压痛
E.边界清楚,可活动
2.皮样囊肿与表皮样囊肿的主要区别是:
A.皮样囊肿的囊壁中无皮肤附件结构
B.表皮样囊肿的囊壁中无皮肤附件结构
C.表皮样囊肿的囊壁中有皮肤附件结构
D.皮样囊肿不含有角化物
E.表皮样性囊肿不含有角化物
3.囊腔内含有皮肤附件可能是:
A.皮脂腺囊肿
B.始基囊肿
C.皮样囊肿
D.甲状舌管囊肿
E.表皮样囊肿
4.皮样囊肿是由:
A.肿瘤细胞增殖分裂形成
B.胚胎发育时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
C.胚胎发育时内胚叶细胞遗留发展而形成
D.皮质腺囊肿扩展形成
E.胚胎发育时皮脂腺、汗腺异常发育而成
5.以下哪一项是皮样、表皮样囊肿所独有的特征:
A.生长缓慢
B.多见于儿童、青年
C.触诊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
D.境界清
E.一般无自觉症状
6.甲状舌管囊肿好发部位是颈中线的:
A.舌根部
B.舌骨下部
C.舌骨上、下部
D.舌骨上部
E.胸骨切迹上
7.关于甲状舌管囊肿,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发生于颈前正中线上任何部位
B.囊肿与舌盲孔通连
C.囊肿随吞咽上下移动
D.手术治疗应包括切除部分甲状软骨
E.可与异位甲状腺同时存在
8.为防止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的术后复发,手术应:
A.完整摘除囊肿
B.追踪瘘管到舌骨表面结扎
C.囊肿在舌骨表面剥离干净
D.切除囊肿及舌骨中段,并妥善处理舌骨以上部分
E.以上都不对
9.第二腮裂囊肿多位于:
A.乳突附近
B.下颌角附近
C.颈前正中
D.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
E.颈根部
10.第二鳃裂瘘的外口常见于:
A.耳垂周围
B.下颌角处
C.颈中下1/3.胸锁乳突肌前缘处
D.颈中上1/3.胸锁乳突肌前缘处
E.胸锁乳突肌前缘下1/3处
11.临床上最多见的鳃裂囊肿来源于:
A.第一鳃裂
B.第二鳃裂
C.第三鳃裂
D.第四鳃裂
E.胸腺咽管
12.属于牙源性囊肿的是:
A.球上颌囊肿
B.始基囊肿
C.鼻唇囊肿
D.上颌正中囊肿
E.鳃裂囊肿
13.角化囊肿属于:
A.发育性颌骨囊肿
B.血外渗性囊肿
C.牙源性颌骨囊肿
D.胚胎性颌骨囊肿
E.炎症性颌骨囊肿
14.始基囊肿属于:
A.胚胎性软组织囊肿
B.潴留囊肿
C.牙源性囊肿
D.面裂囊肿
E.血外渗性囊肿
15.始基囊肿好发于:
A.上颌前牙区
B.下颌磨牙及升支部
C.上颌尖牙区
D.上颌磨牙区
E.上下颌双尖牙区
16.以下哪项不是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表现:
A.多发性角化囊肿
B.皮肤基底细胞痣
C.分叉肋
D.小脑镰钙化
E.泛发的骨纤维异常增生
17.哪个属于口腔颌面部潴留性囊肿:
A.皮样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皮脂腺囊肿
D.鳃裂囊肿
E.外渗性囊肿
18.造釉细胞瘤的好发部位是:
A.下颌前牙区
B.上颌后牙区
C.上颌前牙区
D.下颌体及下颌角部
E.下颌骨升支部
19.造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为:
A.有骨质的破坏和骨膜反应
B.房隔不清,边缘无切迹,牙根移位
C.多房,分房大小不均,瘤内牙根吸收,边缘有切迹,房隔清楚
D.分房不清,房隔粗大,有骨化现象
E.分房大小均匀
20.下述哪种囊肿发生呼吸道感染后囊腔可以迅速增大:
A.皮样囊肿
B.舌下腺囊肿
C.鳃裂囊肿
D.鼻腭囊肿
E.甲状舌管囊肿
21.最易发生恶变的色素痣是:
A.雀斑样色素痣
B.复合痣
C.交界痣
D.皮内痣
22.牙龈瘤的组织来源:
A.牙龈上皮
B.牙周膜
C.颌骨骨皮质
D.牙槽骨
E.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
23.在口腔粘膜上出现的病损呈黄色小疱状突起,同时其中也夹杂有红色小疱,周界不清楚,常发生于舌背者,可诊断为:
A.囊肿型淋巴管瘤
B.海绵型淋巴管瘤
C.淋巴血管瘤
D.毛细管型淋巴管瘤
E.混合型淋巴管瘤
24.哪种脉管瘤听诊可有吹风样杂音:
A.毛细管型血管瘤
B.海绵型血管瘤
C.蔓状血管瘤
D.淋巴血管瘤
E.淋巴管瘤
25.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海绵型血管瘤的症状:
A.由大小形状不一的血窦组成
B.肿瘤边界不清
C.有钙化结石
D.呈杨梅样突出于皮肤
E.体位移动试验阳性
26.下列肿瘤哪一个的体位移动试验是阳性:
A.囊性淋巴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鳃裂囊肿
D.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E.舌下腺囊肿
27.作检查时,可于病变区触及结石的病变是:
A.蔓状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杨梅状血管瘤
D.淋巴血管瘤
E.毛细血管瘤
28.囊性水瘤是指何种淋巴瘤:
A.海绵型淋巴管瘤
B.毛细管型海绵型混合瘤
C.毛细管型淋巴管瘤
D.囊肿型淋巴管瘤
E.合并有血管瘤的淋巴管瘤
29.通常不会发生恶变的是:
A.囊性水瘤
B.鳃裂囊肿
C.皮脂腺囊肿
D.甲状舌管瘘
E.角化囊肿
30.以下哪种肿瘤仅发生于颌骨
A.成釉细胞瘤
B.巨细胞瘤
C.骨化性纤维瘤
E.以上均不是
31.以下关于唇癌,错误的描述是
A.唇癌是指仅限于唇红粘膜原发的癌
B.早期临床表现为庖疹状结痂肿块
C.唇癌的转移较其它口腔癌少见,后转移晚
D.上唇癌的淋巴结转移较下唇晚,后较少见
E.早期无论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激光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
【B型题】
A.根尖周骨质未见破坏
B.根尖周骨质不规则破坏
C.根尖周骨质有破坏,但边界清楚
D.根尖周骨质有破坏,周围有致密骨线
E.根尖周骨质有破坏,牙槽突有吸收
32.根尖肉芽肿的X线表现为
33.根尖囊肿的X线表现为
34.急性根尖周炎早期X线表现为
A.下颌骨体有大小不等的多房阴影
B.下颌骨内有单房阴影,四周有白色骨质线
C.颌骨内虫蚀状骨质破坏区,牙周骨质可有破坏
D.下颌角见骨质疏松脱钙,并有骨增生
E.下颌骨体有骨质破坏,并有死骨形成
35.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为
36.颌骨囊肿X线表现为
37.颌骨中央性癌X线表现为
38.中央性颌骨骨髓炎X线表现为
A.囊肿位于根尖周围
B.囊肿可含有牙冠
C.囊肿位于鼻腭管内
D.囊肿位于颈部正中线上
E.囊肿常无上皮衬里
39.粘液囊肿
40.面裂囊肿
【X型题】
41.按照1982年Mulliken提出的细胞生物学分类,将传统的血管瘤分为:
A.杨梅样血管瘤
B.血管瘤
C.海绵状血管瘤
D.血管畸形
E.蔓状血管瘤
42.按照临床特征及组织结构淋巴管瘤可分为:
A.毛细管型淋巴管瘤
B.海绵型淋巴管瘤
C.淋巴血管瘤
D.囊肿型淋巴管瘤
E.蔓状型淋巴管瘤
43.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包括下列哪些表现:
A.多发性角化囊肿
B.皮肤基底细胞痣
C.分叉肋
D.颅骨异常
E.小脑镰钙化
44.现代医学认为,绝大多数肿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物理因素包括:
A.长期慢性刺激如: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对舌、颊粘膜的刺激
B.过量紫外线辐射
C.X线放射
D.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放疗
E.热灼伤
45.外在环境因素在致癌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
A.大量吸烟及饮酒者口腔癌的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
B.大量吸烟及饮酒者口腔癌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
C.烟油中含苯芘、N-亚硝基胍啶等致癌物质
D.酒与烟草致癌有协同作用
E.颌骨损伤可能增加颌骨骨肉瘤的发生机会
46.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某些外在因素密切相关,以下观点哪些是正确的
A.人乳头瘤病毒与口腔粘膜鳞癌有关
B.恶性淋巴瘤与EB病毒有关
C.恶性淋巴瘤与T淋巴细胞病毒有关
D.维生素A缺乏与口腔癌发生有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E.维生素C缺乏与口腔癌发生有关
47.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机体内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乳腺癌患者与雌激素水平变化密切相关,其继发口腔癌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B.患唾液腺癌的女性患者,再发生乳腺癌的机会也高于正常人
C.口腔恶性肿瘤病员的免疫功能无论在早期或晚期均有下降
D.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淋巴结呈刺激型者,比衰竭型者的预后好
E.机体的抗癌免疫反应是通过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监视来实现
48.以下关于恶性肿瘤的病因研究,哪些是正确的
A.癌症患者可有家族史
B.癌症的遗传规律是以"易感性"方式表达出来
C.新代遗传的不是癌症本身,而是一种容易患癌的体质
D.人类染色体内存在着癌基因
E.人体内有癌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肿瘤
49.下列肿瘤中,哪些属于"临界瘤"
A.口底中线上的鳞状细胞癌
B.舌根部同时累及舌、口底、咽部的低分化癌
C.颌骨内的成釉细胞瘤
D.腮腺多形性腺瘤
E.毛细管型的血管淋巴管瘤(静脉-淋巴管混合畸形)
50.下列肿瘤中,对放疗较敏感者有
A.鳞状细胞癌
B.基底细胞癌
C.恶性黑色素瘤
D.骨肉瘤
E.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51.以下关于口腔癌的TNM分类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T是指原发肿瘤
B.T是临床分期
C.N是指区域性淋巴结
D.M是指有无远处转移
E.该分类将口腔癌分为0-IV期
52.以下关于口腔癌TNM分类,哪些是正确的
A.TIS是指原位癌
B.T2是指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
C.N2A是指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3CM,≤6CM
D.N2A是指双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
E.MX是指不能评价有无远处转移
53.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有
A.恶性淋巴瘤
B.浆细胞瘤
C.淋巴上皮癌
D.尤文肉瘤
E.恶性黑色素瘤
54.对放射性中较敏感的是
B.鳞状细胞癌
C.基底细胞癌
D.低分化癌
E.淋巴上皮癌
55.对放射性不敏感的肿瘤有
A.骨肉瘤
B.纤维肉瘤
C.脂肪肉瘤
D.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E.恶性黑色素瘤
56.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包括
A.细胞毒素类
B.抗生素类
C.激素类
D.抗代谢类
E.植物类
57.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包括
A.细胞毒素类
B.抗生素类
C.抗代谢类
D.激素类
E.植物类
58.以下对化疗中冲击疗法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大剂量一次给药
B.给药间隔在4周以上
C.疗效比每月小剂量好
D.毒性比小剂量小
E.年老、体弱者慎用
59.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疗法。从广义上讲,它包括
A.细胞因子治疗
B.基因治疗
C.免疫治疗
E.激光治疗
60.以下关于热疗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可起到同步化增效作用
B.微波热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加热技术
C.微波热疗加热均匀,升温迅速,可选择性地加热肿瘤
D.微波频率越低,透热深度越深
E.浅表肿瘤以2450HZ微波较适合
【填空题】
61.关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的穿刺物,皮脂腺囊肿为______,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为______,甲状舌管囊肿为______,鳃裂囊肿为_____。
62.海绵状血管瘤的穿刺物为______,囊状水瘤的穿刺物为______,神经鞘瘤的穿刺物为______。
63.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由于______和______致病因素,长时间作用,使细胞的______产生突变,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而发生异常增生和功能失调所致。
64.口腔癌可有______型,______型,______型三种临床表现时相博异性药物,主要是对______期或对______期的增殖细胞敏感,而对增殖细胞间歇的______期,______期和非增殖细胞的______期不敏感。
65.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先用化疗,使肿瘤缩小后再手术,以期增加治愈机会。此称之为______或______或______。
66.化疗中的序贯疗法,是指先用大剂量的______药物杀伤大量肿瘤细胞,使______期的癌细胞总数减少,促使______期的癌细胞进入______期,再用______药物杀伤增殖细胞。
67.热疗的体外实验发现:加热到______°C可使肿瘤细胞的DNA合成返还,______°C则完全抑制DNA、RNA的蛋白质合成。
【问答题】
68.简述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特点。
69.简述鳃裂囊肿的几种来源及每种鳃裂囊肿的解剖位置。
70.简述各种牙源性颌骨囊肿的组织来源和形成机制。
71.简述牙龈瘤的临床分型及手术原则。
72.简述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
【答案】
1.C 2.B 3.C 4.B 5.C 6.C 7.D 8.D 9.D 10.C 11.B 12.B 13.C 14.C 15.B 16.E
17.C 18.D 19.C 20.C 21.C 22.E 23.C 24.C 25.D 26.B 27.B 28.D 29.A 30.A 31.D
62.C 33.D 34.A 35.A 36.B 37.C 38.E 39.E 40.C 41.BD 42.ABD 43.ABCDE 44.ABCDE
45.ABCDE 46.ABCD 47.ABCDE 48.ABCDE 49.CD 50.ABE 51.ACDE 52.ACE 53.ABCD 54.BC
55.ABCE 56.AB 57.CE 58.ACDE 59.ABC 60.ABCDE
【填空题】
61.(1)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2)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3)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粘稠性液体(4)黄色或棕色的清亮液体
62.(1)可凝结血液(2)淡黄色透明水样液体(3)不凝结血样液体
63.内在外界遗传物质
64.溃疡型外生型浸润型
65.MSG1G2G3
66.术前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诱导化疗
67.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增殖休止增殖细胞周期特异性
【问答题】
68.(1)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也可见于成年人,囊肿生长缓慢。
(2)好发于颈正中线,呈圆形。质软。光滑。周界清,以舌骨上下最常见。
(3)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可扪及与舌骨粘连的索条。
(4)囊肿可随吞咽运动而上下移动。
(5)穿刺可抽出透明或混浊的黄色稀薄或粘稠性液体。
69.有第一、二、三、四鳃裂四种来源。第一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位于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区。第二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位于颈上部,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第三。四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位于颈根部,锁骨上区。
70.(1)根端囊肿: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增生。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而逐渐形成囊肿。
(2)始基囊肿:发生于造釉器发育的早期,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和损伤刺激后,造釉器的星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而成。
(3)含牙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
(4)角化囊肿: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
71.根据病理组织结构及临床表现不同,牙龈瘤可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和血管型三种。手术时必须切除彻底,拔除波及的牙,并去除病变波及的牙周膜。骨膜及邻近的骨组织。
72.临床表现:
(1)好发于青壮年,以下颌骨体及下颌角部为常见;
(2)生长缓慢,颌骨膨大,造成畸形,面部不对称;
(3)牙松动。移位和脱落,咬合关系紊乱;
(4)可侵入周围软组织,发生病理性骨折;
(5)X线表现:颌骨膨隆,有多房性阴影,边缘呈切迹状,受累牙根呈截断样或锯齿状吸收。
治疗原则:手术为主,需将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在0.5cm处切除。
<来源于网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