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研究进展

2009-12-02 www.verylib.com A +

文章内容: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年6月第26卷第期02602003.77.梨状肌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研究进展翟磊(综述)单云官(审校)(天津武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天津市300162)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治疗法中图分类号:745.42685.4文献标识码: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目前临床治疗仍是个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研究认识水平不断上升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本文就梨状肌综合征的形态结构研究与临床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梨状肌的解剖位置刘正津等【1-2研究,梨状肌是臀部的深部肌肉,起自第2―4骶椎侧方前面,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而将其分成梨状肌上孔与下孔,肌腱止于股骨大转子上部内侧,是髋关节的外展肌之一.坐骨神经约84.2%在通过坐骨大孑时紧贴梨状肌下缘穿出.大约有1/6的人梨状肌有两个肌腹,坐骨神经从中间穿过.有时坐骨神经分两支,肌和神经同时有上述两种形式的关系,还有极少数(约0.8%)从梨状肌上缘穿过.不同的类型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2梨状肌综合征,马景昆等3认为梨状肌综合征是坐骨神经在走行径路上,(分散或合股后的神经干)第一个受到肌卡压的征候群.系梨状肌急性或慢性损伤,解剖变异等其他原因导致其发生炎症反应,致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肥厚,挤压肌肉或坐骨神经的营养血管,引起局部循环障碍,继而产生一侧腰臀或腿部深压性酸胀,伴下肢屈侧放射性疼痛或小腿发麻等症状,以及刺激,压迫,绞压或粘连坐骨神经而促成的一组以臀腿部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髋关节强力外展内旋位时(梨状肌紧张试验)可诱发疼痛,但腰椎影像学为阴性.3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收稿日期:2003―01―16作者简介:翟磊(1982一).男.医学本科4年级学生.留校.文章编号:1009一793(2003)一0077―03坐骨神经走行恰好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可见梨状肌和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非常密切,梨状肌若受损伤或梨状肌与坐骨神经发生变异就可能使坐骨神经受到挤压而发生各种症状.苗华等【4认为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由于外伤,劳损引起梨状肌水肿,变性,挛缩,瘢痕,血肿及骨化性肌炎等卡压坐骨神经(或骨盆内高位分支的胫,腓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致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瘀血,肿胀,表现特殊的坐骨神经刺激或疼痛,他们绝大部分都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站立,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某些运动如下肢外展,外旋或蹲位变站位时使梨状肌拉长,牵拉而损伤梨状肌.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而产生梨状肌综合征.此外,由于部分妇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症以及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也有可能波及梨状肌,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孑的坐骨神经而发生相应的症状.因此对于此病的女性患者还需『解有无妇科炎症疾患【.4梨状肌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4.1症状疼痛是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疼痛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加剧,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散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疼痛严重的可诉说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因为能增加腹压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4.2检查体征患侧臀部压痛明显,尤以梨状肌部?78?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年6月第26卷位为甚,可伴萎缩,触诊可触及弥漫性钝厚,成条索状或梨状肌束,局部变硬等.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因为梨状肌被拉长至紧张状态,使损伤的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刺激更加严重,所以疼痛明显,但超过60.以后,梨状肌不再被继续拉长,疼痛反而减轻.另外,还要做梨状肌紧张试验.通常梨状肌征对梨状肌紧张试验也为阳性.4.3梨状肌综合征与肢体缺血性疾病鉴别要点含糊的臀腿部灼痛或偶发电击痛,紧束的小腿冷痛或痉挛性疼,由臀向腿至小腿后外侧放散痛,主要是小腿或足趾持续疼痛.梨状肌索条压痛,常扪及索条压痛明显,无索条及压痛,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多为阳性,有时阳性内旋屈膝收髋试验阳性,弯腰,屈膝姿势时疼痛减轻,患肢下垂时疼痛减轻.5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属于传统医学中的血瘀症.&;血症论)指出:"疼痛,皆是瘀血凝滞",这可能是一种因果关系.反之髂骨动脉狭窄或闭塞能否引起臀肌的缺血,引起梨状肌缺血变性,尚须进一步观察和验证.血瘀性疼痛的特点是"疼不移处",有固定痛点,痛而拒按,痛而肿硬.梨状肌索条状肿物压痛和卡压引起坐骨神经痛,符合这种情况.因而活血,破血,化瘀止痛等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例主要症状得以缓解.间中喜雄将瘀血分为3期:第期循环障碍;第2期功能障碍;第3期不可逆期,器质性变化期.如按照这样分期,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应是:第,2期中西药治疗包括局部封闭,按摩和理疗能缓解症状.病程长而疼痛持久者,即进入第3期,不可逆期的器质性变化,说明血瘀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甚至钙盐沉积于肌纤维之间,变成骨化性肌炎或瘢痕挛缩,并且神经疼痛可能合并为血管性疼痛,此时药物治疗难达病处,故重症病例应该及时选择手术治疗.无论是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都应标本兼治,既解决病因,又要审因论治,如血聚者活血破血,风寒者驱风活血.前者应重用三七,红花,水蛭;而后者应用灵仙,独活等.目前主要采用的药物疗法常用局部麻醉药,激素类药,族维生素,酶制剂,血管性药,神经营养药,改善微循环药,神经破坏药及中草药等;物理疗法常采用按摩,推拿,针灸,小针刀,药刀,气功,磁疗,电刺激,超声波,红外线,远红外线,毫米波'蜡疗,泥水疗,拔火罐,刮沙,加热,加压,灌注液体,冷冻及氧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治疗等方法【6.非手术疗法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5.1局部封闭对缓解疼痛有一定作用,常用25%葡萄糖液8加入2%普鲁卡因2进行局部注射,每3天1次,每2~3次为疗程.也可用2%普鲁卡因6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