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斑疹伤寒_感染科疾病库文章作者100test发表时间2009:06:2122:54:21来源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typhus)或称虱传斑疹伤寒,系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稽留型高热、头痛、皮疹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原学】病原体呈球杆状,约(0.3~0.6)um×0.3um,革兰染色阴性。有rna及dna两种核酸。主要有二种抗原为有组特异性的可溶性抗原及有种特异性的颗粒性抗原。此外,与变形杆菌ox19有部分共同抗原,可用以协助诊断。在鸡胚卵黄囊及组织培养中繁殖。接种雄性豚鼠腹腔引起发热,但无明显阴囊红肿,可与地方性斑疹伤寒相鉴别。病原体对热、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56℃30分钟死亡,-20℃以下可长期保存,在干虱粪中可存活数月。【流行病学】本病分布于全球,我国已基本控制。流行以冬季为多。1.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虽曾多次在家畜、啮齿类中发现普氏立克次体,但尚未证实与人发病的关系。自潜伏期末1~2日至热退后数日均有传染性。某些患者体内可长期存病原体于单核巨噬细胞内。2.传播途径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头虱次之,阴虱不传播。立克次体在虱肠上皮细胞中繁殖,随粪排出,当人搔痒时可经抓伤处侵入人体。虱粪可成为气溶胶,偶可 :阅读《流行性斑疹伤寒_感染科疾病库》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