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斑疹伤寒

中华网健康数据库

2009-12-02 qiuyi.china.com A +

疾病名称:流行性斑疹伤寒名词解释:所属部位:皮肤全身性别分类:无就诊科室:传染科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  一般可分为典型和轻型两种,另有复发型斑疹伤寒,  (一)典型 潜伏期5~21天,平均为10~12天,少数患者有2~3日的前驱症状,如疲乏,头痛,头晕,畏寒,低热等,大多起病急骤,伴寒战,剧烈持久头痛,周身肌肉疼痛,眼结膜及脸部充血等,  1.发热 体温于第2~4天即达高峰(39~40℃以上),第1周呈稽留型,第2周起有弛张趋势,热程通常为14~18日,热度于2~4天内迅速退至正常,近年来报告的病例中,其热型多为弛张或不规则,可能与抗生素的应用有关,  2.皮疹 为重要体征,见于80%以上的病例,于病程第4~6天出现,初见于胸,背,腋窝,上臂两侧等处,一天内迅速发展至全身,面部通常无疹,下肢皮疹也较少,疹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2~4mm,初为鲜红色斑丘疹,按之退色,继转为暗红色或瘀点样,皮疹于5~7天消退,瘀点样疹可持续1~2周,遗有棕黄色斑或有脱屑,  3.神经系症状 明显,且很早出现,表现为惊恐,兴奋,剧烈头痛,发病时可伴神志迟钝,谵妄,偶有脑膜刺激征,肌肉和舌震颤,昏迷,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听力减退等,  4.心血管系症状 心率增速与体温升高一般成正比,有中毒性心肌炎时可出现奔马律,心律失常等,休克或低血压乃失水,微循环障碍,心血管及肾上腺功能减退等的综合后果,  5.其他症状尚有咳嗽,胸痛,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纳减,便秘,腹胀等,偶有黄疸,发绀,肾功能减退,脾大多轻度肿大,部分病例有肝肿大,  6.体温下降后除严重患者的神经症状外,各种症状均见好转,头痛减轻,食欲恢复,  (二)轻型 国内近年来轻型病例较多见,可能与人群免疫水平有关,其特点为:①热程较短(8~9日),热度较低(39℃左右);②毒血症状较轻,但仍有明显周身疼痛;③皮疹呈充血性斑丘疹,见于胸,腹部,无疹者也占一定比例;④神经系症状轻,持续时间短,主要表现为头痛,兴奋等;⑤肝脾肿大不多见,  (三)复发型斑疹伤寒 也称Brill-Zinsser病,国外多见于东欧及东欧人民移居美国者,国内很少有本病报道,主要临床表现可归纳为:①呈轻型经过,毒血症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症状较轻;②呈弛张热,热程7~11日;③无皮疹,或仅有稀少斑丘疹;④散发,无季节性,大年龄组发病率明显较高,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如当地流行情况,发病季节,疫区旅行史,被虱叮咬史等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症状如热程,皮疹出现日本及其性质,明显中枢神经系症状等对诊断有助,外斐氏试验的滴度效价较高(1∶320以上)及(或)有动态改变(双份血清对照有4倍以上增长)即可确诊,有条件者可加作补结,微量凝集,间接血凝等试验,疾病概述: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