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标准

2009-12-02 www.zhong-yao.net A +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进行诊断,但确诊则需要依靠抗体检查或病原分离。

  (一)流行病学:在乙脑流行区居住,在蚊虫叮咬季节发病或发病前25天内在蚊虫叮咬季节到过乙脑流行区。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1.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伴有脑膜刺激症状。

  2.急性起病,发烧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惊厥、抽搐、肢体痉挛性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或发展至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三)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多核细胞为主,后期单核细胞为主。

  2.一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IgG抗体或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

  4.乙脑病毒分离:从脑脊液、或脑组织、或血清分离乙脑病毒阳性。

  (四)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具体三(一)加三(二)1或三(二)2。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三(三)1。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三(三)2或三(三)3或三(三)4。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乙脑病毒,经蚊虫传播,多在夏秋季流行。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常见护理部题包括:①体温升高;②有皮肤受损的危险;③营养不足;④躯体移动障碍;⑤潜在并发症——惊厥;⑥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体温升高

  【相关因素】

  病毒血症。

  脑实质炎症,体温中枢失调。

  【主要表现】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病人诉发热不适。

  【护理目标】

  病人体温不超过38.5℃。

  病人的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以测肛温为宜。

  采用空调器、电扇等方法使温控制在18-22℃。

  采用冰敷、冰帽、醇浴及冰盐水灌肠,将肛温控制在38℃为宜。

  遵医嘱使用小剂量退热药;对于持续高热伴惊厥的病人,可采用亚冬眠疗法,常用氯丙嗪和异丙嗪各0.5-1ml/kg,每4-6小时肌内注射1次。共3页:上一页123此文章为中医中药网整理或来自网络,内容仅供访问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延展阅读流行性乙型脑炎标准流行性乙型脑炎原因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春季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猪乙型脑炎乙型脑炎分型猪乙型脑炎症状乙型脑炎后遗症流行性乙型脑炎上一篇:流行性乙型脑炎原因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