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2009-12-02 www.mingyitang.com A +

本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又简称乙脑,传染原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主要病理变化为,脑实质细胞弥漫性充血、水肿、出血进行性的变性、坏死、及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周围大量渗出和细胞浸润,造成严重的临床症状,本病有严格的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成年人也有发病,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发病率有明显下降,故成人相对增多。
(一)、诊断要点
发病多有7、8、9月份流行季节。
起病急,表现为高热、头痛、嗜睡、恶心、呕吐,重者很快出现昏迷,抽风或呼吸衰竭,表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表浅,甚至呼吸停止。
早期可无特殊阳性体征,2~3日后可出现脑膜刺激征,颈强直,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腹壁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反射如划足迹庶反射阳性,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少数患者出现软瘫。
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患者神志清楚,可有不同程度头痛、嗜睡,体温多在38~39℃之间,一般一周内可恢复。中型患者有意识障碍,昏睡或浅昏迷,体温多在40℃左右,可有短暂抽搐,病程约为10天,无后遗症。重型患者体温常持续40℃以上,神志昏迷,有反复或持续性抽搐,出现病理反射,并出现呼吸衰竭,病程2周以上,并在恢复期留有精神异常或瘫痪,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
化验检查:
(1)血中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均增高,可达1~2万/立方毫米。

(2)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细胞数大多在50~500个/立方毫米,少数可达1000以上,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晚期淋巴细胞增多。脑脊液糖、氯化物正常,蛋白质轻度增高。

(3)补体结合试验,中期及病后1个月取血做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3)早期脑脊液、血液可分离出乙脑病毒。

(二)、预防及预后

由于本病以蚊为传染媒介,故灭蚊、防蚊为预防本病的主要环节。必须放手发动群众,消灭蚊子的孳生地,或喷射药物以灭蚊。

提高人群免疫力,进行疫苗的预防接种,主要适用于学童学生和部队。

本病预后不良,一方面死亡率相对偏高,另一方面可留有后遗症,以失语、瘫痪、精神失常最为常见。

作者:来自:名医堂网打印关闭字体:大中小视力保护色:上一篇: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