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颅内低压性头痛

搜狐健康

2009-12-02 haodf.health.sohu.com A +

闫振文
考虑为:颅内低压性头痛

颅内低压性头痛是指外伤后发生的脑脊液瘘或腰椎穿刺使脑脊液继续从穿刺部位向脊膜腔外渗出过多,导致椎管内压力下降,后颅窝疼痛敏感组织被牵拉向下而导致的头痛腰椎穿刺后出现头痛常见。

正常成人脑脊液侧卧位时为0.59千帕~1.77千帕(60毫米汞柱~180毫米汞技),若脑脊液压力低于0.59千帕(60毫米汞技)者,即为低颅内压综合征。颅内低压最突出的症状是头痛,头痛多位于额部和枕部,有时波及全头,或向项、肩、背及下肢放射,性质为钝痛或搏动性痛。其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当患者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剧烈,平卧或头低脚高位则很快消失或明显减轻,因此常被迫卧床不起。
  低颅压头痛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力降低后,脑脊液的“液垫”作用减弱,脑组织下沉移位,使颅底的痛觉敏感结构和硬脑膜、动脉、静脉、神经等受牵拉所致。此外低颅压性头痛还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一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颅内低压起病可很急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特点是:头痛剧烈,呈全头痛,或枕颈额颞持续性胀痛,或无固定位置痛,可向项肩放射,坐起站立及活动时头痛加剧,多在平卧或头低脚高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畏光,眩晕步态不稳,少数有短暂的晕厥发作,精神障碍,抽搐,心悸,,出汗直立时头痛加剧,可能与脑脊液压力降低,,站立时脑穹窿面的疼痛敏感结构移位有关。

  (二)辅助检查

  1腰穿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于0.59kPa(60mmH2O)或无法测得负压者,无脑脊液流出,压腹仍无脑脊液流出用空针抽吸,才有少量脑脊液坐位时脑脊液压力则低于3.432kPa,脑脊液蛋白含量可轻度增加,红细胞数略增多,是因为脑脊液低压状态,导致脑膜高度水肿随后红细胞及血浆蛋白渗出到蛛网膜下腔淋巴细胞轻度增多,,可能是脑脊液漏出部位存在一种炎症反应或对红细胞外渗的反应

  2头颅CT可显示脑室脑池变小脑沟变窄

  3头颅MRI增强显示广泛性弥漫性脑膜增厚

  (三)诊断低颅压综合征可靠依据

  1随体位变化的头痛:即坐立时头痛加剧平卧时减轻;头痛常局限于枕颈部,常伴有恶心呕吐和眩晕等症状,2直立时位心搏徐缓(每分钟较平时心率减慢10次以上)3在正常呼吸下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于0.59kPa(60mmH2O)腰穿后症状加重,4临床上排除因小脑扁桃体疝阻塞枕骨大孔,或椎管阻塞导致腰穿时脑脊液压力减低,5除颈抵抗外神经系统及眼底常无异常,6有腰穿脑外伤手术感染中毒失水低血压脊膜膨出伴脑脊液漏等原因造成颅内低压则诊为症状性颅内低压;无原因则为原发性颅内低压。

低颅压综合征预防和治疗:
  
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20°~30°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3000~4000ml可适量加盐最好是生理盐水


(大夫郑重提醒:以上回复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来医院就诊!)发表于2008-09-1918:09:23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