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破裂是一种危险的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抢救是治疗的关键。月经周期中间突然下腹痛应警惕卵巢破裂,一旦出现症状者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切勿延误治疗时机。卵巢破裂的临床表现
黄体是育龄妇女卵巢周期变化的一种产物。月经中期,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后的卵泡塌陷和出血,形成血块,留在卵泡内的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肥大增生,内含黄色类脂质,故称‘黄体细胞’,逐渐形成黄体。
黄体在排卵后一周发展至最高峰,直径可达1~3厘米,内层布满丰富的毛细血管。此时,如卵子受精则这种一般性黄体变为妊娠黄体,能继续维持到妊娠4~6个月才开始退化;如此时未受精,黄体开始退化,逐渐形成白体,直到萎缩消失,过4~6天,月经来潮,卵巢中又开始有一个新的卵泡发育。由此可见,黄体破裂最易发生在月经中期后的一周内。
[黄体破裂病因]
在临床上,多数是下腹部受到撞击、跌倒以及剧烈跳跃、奔跑之后,由于腹腔内压升高,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有些人在用力咳嗽、大便时也可发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性生活也是一个诱因。性生活时,生殖器官扩张充血,达到性高潮时,肌肉组织又呈痉挛性收缩,致使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性v事时动作激烈,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因而导致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后的临床症状及危害因人而异。其临床症状及表现有很大差别——
*有的可能有突然的但很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破裂黄体内的毛细血管自行愈合,流出的少量血液也自行吸收,不留下任何后遗症,对健康无任何损害。
*有的则可能发生剧烈难忍的腹痛,并继发较大血管破裂,大量血液流向腹腔,造成持续性腹痛,也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卵巢黄体破裂绝大多数发生于月经后半周期,一般没有月经逾期、阴道出血的症状。内出血诊断之主要根据亦依靠后穹窿或腹腔穿刺。妊娠试验呈阴性反应。
宫外孕破裂——都有剧烈腹痛、休克等表现,但黄体破裂发生在月经中后期,没有闭经和早孕反应,也不会发生阴道出血。而宫外孕常伴有闭经、腹痛及阴道流血。
阑尾炎——右侧卵巢黄体破裂,表现为腹痛逐渐加重、拒按等,且与阑尾的部位相近,常被误诊为阑尾炎。但阑尾炎的疼痛常以麦氏点(阑尾在体表的投射点)最明显,验血时白细胞常升高。
若出血较少,下腹部疼痛轻微,不继续出血,则黄体内的毛细血管自动愈合,所流出的血也会自行吸收,这种情况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也没有必要进行治疗。
如腹痛剧烈,持续加重,说明出血量大,不及时抢救常造成严重后果。可腹腔镜下或剖腹进行手术,结扎流血不止的血管,吸走积血。小部分严重病情需考虑切除局部卵巢。
卵巢破裂是指卵巢成熟卵泡或黄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包壁破损、出血,严重者可造成大量腹腔内出血。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卵泡破裂,另一种是黄体或黄体囊肿破裂。已、未婚妇女均可发生,以生育期年龄为最多见卵巢破裂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