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诊所的一项研究表明,绿茶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儿茶素酸酯(EGCG)可有效控制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病情,这为攻克该病带来了新希望。该研究结果刊登在近日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网络版上。
在临床试验中,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每天两次给33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服用8种不同剂量的olyphenonE囊剂(该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是EGCG),剂量介于400毫克到2000毫克之间。结果发现,病人的淋巴细胞数量降低了三分之一。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病人对该囊剂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即使是每次高达2000毫克,还是没有达到病人的最大耐受剂量。
研究人员发现,病人不仅能够忍受这种高剂量绿茶提取物,而且许多人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现某种程度的好转,在患有淋巴结增大症状的病人中,大部分人的淋巴结会缩小一半甚至更多。
该项临床研究是梅奥诊所多年来就绿茶提取物对癌细胞作用研究项目的最新举措,之前已在实验室研究中证明了EGCG具有杀死白血病癌细胞的功能。目前此项研究已进入第二阶段,后续参与临床试验的病人数与第一阶段人数大致相同。所有人都将服用与原来试验中同样的最高剂量。
在美国,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白血病。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血液测试进行早期诊断,然而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统计显示,大约一半的该病患者会过早死亡。研究人员希望,EGCG能够稳定早期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或者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
【小知识】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简称“慢淋(CLL)”是一种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T淋巴细胞少见)。由于本病早期没有疼痛,且进展缓慢,因此,患者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1、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常是乏力、疲倦、体力活动时气促。
2、但是引起患者注意而去就医的症状,往往是浅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淋巴结。到了晚期,淋巴结肿大可成串成堆,直径达2~3cm,无压痛、质硬、可移动。
3、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可引起腹部或泌尿系统症状。
4、脾轻至中度肿大,肝亦可肿大,但不如慢粒(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显著。稍晚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贫血等症状。
5、约10%或以上病人可发生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时贫血常较严重,并可出现黄疸。
6、晚期可有皮肤紫癜和出血倾向,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这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减少有关,可能成为死亡的直接原因。
7、骨骼系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
8、有些病人有皮肤瘙痒。偶见白血病性皮肤浸润,表现为紫红色或棕红色结节或皮肤增厚。全身皮肤对以发红、扁桃体、唾液腺或泪腺也可肿大。
(编辑:SY)收藏到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