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慢性筛窦炎荐★★★慢性筛窦炎头部(鼻)疾病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更新时间:2009-3-2915:30:21
5手术后处理
(1)手术后局麻患者取半坐位,注意后鼻孔有无血液流出,应嘱患者将血吐到弯盘内,少量渗血可不作处理,若出血量大,应重新进行填塞。
全麻患者醒前应注意呼吸道通畅,经常吸出口咽部分泌物和血液,醒后第二日可以下床,具体处理方法同局麻病人。
(2)静脉点滴5%或10%葡萄糖,每500ml加先锋霉素4~6g,进半流质食物。
(3)常规检查眼部,包括眼睑、球结膜、眼肌、眼压、视力、视野、眼球突出度等,并与术前相比较。一般术后会出现眼睑轻度充血和水肿,这是因为眶周静脉回流受阻之故,抽出纱条后会逐渐消退。若有球结膜充血、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减退、眼球突出,则提示眶内受累,应立即抽出纱条并予及时处理。
(4)抽出纱条的常规时间为术后1~2日,注意有无脑脊液鼻漏。若有脑脊液漏则禁止患者擤鼻,并用足量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每日用含抗生系的生理盐水冲洗术腔,连续5~7天。
(5)清理术腔此项工作是关系手术成败的长期处理,需要在内窥镜下进行,分为三个阶段。
①术后近期(7~10天)每日吸净术腔内的血块,用息肉钳清理残留的病变组织,并用1%的麻黄素棉片收缩鼻粘膜,注意前筛顶各个窦口及中鼻道前端,如果术腔闭塞不能引流,手术即告失败。术后可能产生新的肉芽或结痂,也应予以清除干净,并用盐水冲洗。痂皮可于2~3周内消退。
②术后3个月内,每隔1~2周来院复查一次,可按上述方法收缩、清理、冲洗术腔,注意有无二次感染、息肉再生、窦口缩窄、中鼻道粘连等,并应予以及时处理,以便术腔纤毛生成功能得以恢复。
③术后半年内,每1~2个月来院复查一次,处理方法同前,以便巩固手术效果。一般前鼻镜检查可见中鼻甲恢复正常形态,中鼻道光滑通畅。内窥镜检查如果发现窦口闭塞或发生粘连,应行第二次手术,但是由于鼻腔解剖标志已被破坏,第二次手术难度较大,最好由原手术者进行操作。
慢性筛窦炎应该如何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应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4.及时、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矫正鼻腔畸型,治疗慢性鼻炎。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上一篇文章:慢性干燥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