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母乳性黄疸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2009-12-02 www.mary.net.cn A +

回复时间|2009-10-1816:29回复内容|您好!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母乳性黄疸婴儿停止母乳喂养2~3天后,黄疸即明显下降,借此可确定诊断,3天无明显降低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可轻度上升,但不会比以前高。婴儿除黄疸外,一般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诊断母乳性黄疸要排除溶血、感染、肝炎综合征及胆道闭锁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母乳性黄疸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黄疸明显时,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
玛丽祝宝宝健康成长!
问题搜索咨询者:标题:
最新问题我可以试孕吗?起水痘,几天好?宝宝大便有血丝可以在吃奶时喂宝宝鱼肝油吗?可以在吃奶时喂宝宝鱼肝油吗?四个月宝宝高烧不退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宝宝大便有血丝我十一岁了胸闷更多>>
热门问题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