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人体囊虫病流行病学分析推荐到首页 □ 《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第02期1/3页123作者单位:贵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贵港537100.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贵港市人体囊虫病流行特点和分布情况。方法对1986~2006年住院治疗的64例囊虫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4例人体囊虫病人中,2例来自邻市,62例来自本市19个乡镇,其中32例(51.61%)来自本市的三里、覃塘和贵城3个镇;职业以农民为主;男女之比为2.76: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1~60岁的青壮年;感染方式以异体感染为主。结论广西贵港市人体囊虫病具有散在性流行又相对区域性集中分布的特点。
【关键词】囊虫病;流行病学;分析
囊虫病是我国常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大。贵港市是广西囊虫病主要流行区之一[1],迄今,尚无本病系统的调查资料。本文对64例人体囊虫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囊虫病在本市的流行特点和分布情况。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
收集1986~2006年来贵港疾控中心就诊住院治疗的人体囊虫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诊断标准
皮肌型囊虫病:皮下发现囊虫结节,病理活检查出囊尾蚴。脑型囊虫病:有癫痫样发作,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脑ct检查提示脑囊虫病。混合型囊虫病:具有上述两型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elisa检测血清囊尾蚴抗体阳性作为各型诊断参考[2]。
2.1性别
64例病人中,男性47例,占总例数的73.44%;女性17例,占26.56%;男女病例数之比为2.76:1。
2.2年龄:发病年龄最小11岁,最大80岁;其中11~20岁6例,占9.38%,21~30岁13例,占20.31%,31~40岁13例,占20.31%,41~50岁14例,占21.87%,51~60岁14例,占21.87%,61岁以上4例,占6.25%;21~60岁的青壮年占84.38%。
2.3职业
职业以农民为主,其中农民58例,占90.63%;学生6例,占9.37%。
2.4地区分布
64例患者中,2.例来自邻市,62例来自本市19个乡镇,占全市总乡镇数的63.33%。其中三里镇14例、覃圹镇9例、贵城镇9例,共32例,占来诊病例总数的50%。
2.5发病时间分布
2000年以前发病57例,占89.06%;2000年以后发病7例,占10.94%。
2.6感染方式
大便中有绦虫节片排出史19例,占29.69%;有食“米猪肉”史36例,占56.25%。
2.7临床分型
皮肌型囊虫病25例,占39.06%;脑型囊虫病22例,占34.38%;混合型囊虫病17例,占26.56%。
2.8病程
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9年,平均4年。其中1~4年43例,占67.19%;5~9年14例,占21.88%;10~14年0例,占0%;15~19年1例,占1.56%。
2.9诊断
64例病人患病后最早1年确诊,最迟19年确诊,平均4年确诊;在2年内确诊的:25例皮肌型中有17例,占60.71%;22例脑型中有5例,占22.73%;17例混合型中有6例,占35.29%。三型患者共有28例,占43.75%。
2.10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二种方法,单用吡喹酮治疗55例,2例脑型患者因脑室积水,先手术后再用吡喹酮治疗。64例患者中,治愈57例,治愈率89.06%;死亡7例,其中2例分别死于合并肺癌和浸润型肺结核,脑型3例和混合型2例属危重症,死于脑疝。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