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帕金森病

睡觉行为异常当心帕金森病

2009-12-02 www.51sleep.com A +

目前,我国帕金森病发病率在老年人中已经达到2%,预计每年新增患者10万人。同时,帕金森病也不只是人们一般认为的手震颤、面具脸,有时候,睡眠中的一些异常行为也可能和帕金森病有关。

睡觉行为异常要当心

作为一种65岁以上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帕金森病并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么为人熟知。许多人即使听说过,也只会注意到一些外在的表现,例如明显的手发颤、行动不便等。很少有人知道,有些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可能十分隐蔽,如睡眠中的异常行为,在睡眠中大喊大叫、动手动脚,还有的患者老是梦见脑海中有一声巨响。一般来说,如果这些情况只是偶尔出现一次,那有可能只是因为噩梦或者其他原因,但经常反复出现的时候,就可能预示大脑中存在某些病变,而帕金森病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治疗最好“循序渐进”

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人脑内多巴胺的减少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治疗上往往需要长期用药。许多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往往要求尽快控制症状,但和高血压、糖尿病等许多疾病不同的是,帕金森病的治疗用药更讲究循序渐进,一开始控制得太过理想,并不利于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这是因为帕金森病和脑内多巴胺的减少有关,所以临床上补充多巴胺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控制症状。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如果一开始就大量使用多巴胺制剂,在3~5年后,许多患者会出现一种“开关现象”,也就是好好的一个人像被关掉开关一样,突然不能行动;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异动现象,出现异常不能控制的动作,同时对于药物的需求量会增加,甚至加快疾病的病程。为了解决这一情况,现在在治疗指南上,倾向于先不补充多巴胺,而是通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提高人体对于多巴胺的利用效率,这样就可以推迟使用多巴胺的时间,从而延缓病情,推迟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时间。因此,对于帕金森病,治疗不能一步到位,否则可能不利于患者的远期情况。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