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峡部炎症,临床以咽部疱疹,周围红晕,甚则破溃糜烂为特征。可伴有发热,齿龈红肿,流涎会、哭闹、拒饮食。现代西医对此病无很好的治疗方法,治疗病程约7~10天。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热毒郁肺,熏蒸咽喉而引起。故治疗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为大法,疗效甚佳,疗程约2~3天。下面介绍几种疗效确切的实用方法:
1、外喷法
*鸡金青黛粉
级成:鸡内金、青黛粉各30克。
用法:鸡内金煅研为极细面,再与青黛粉相混拌匀,取适量吹喉,每日数次。
作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疱疹性咽峡炎。
*柿饼霜
组成:柿饼霜适量,冰片少许。
用法:柿饼霜、冰片共为细末,取适量吹喉,每日数次。
作用:具有清热止痛收敛作用。适用于疱疹性咽峡炎。
2、外贴法
嘟嘟感冒贴外贴巧治疱疹性咽峡炎
原理:嘟嘟感冒贴具有强大的杀菌消炎抗病毒作用,可有效抑制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病毒
方法:
a、将嘟嘟贴贴于患儿的“天突”穴(“天突”穴位于人体胸骨上缘正中凹陷处)。贴敷时,两手固定患儿头部,使头部后仰,颈部伸平;将胶布底边平置于胸骨上缘,平展胶布;放开患儿头,药膏正好位于胸骨上凹陷处,轻轻按压药膏。
b、将吴茱芋粉用醋调成糊状,贴敷于双脚的“涌泉”穴(“涌泉”穴位于人体脚心前三分之一处)
3、食疗法
*薄公英绿豆粥
用料:薄公英(5~10克),绿豆3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
用法:先将薄公英加水前煮20分钟,去渣取汁;用药汁加入绿豆、粳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调味即成,温服食。
作用:薄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与清热解毒的绿豆合为粥,共奏清热解毒降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