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慢性心力衰竭

欧美慢性心力衰竭2005诊疗指南特点

2009-12-01 www.365heart.com A +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欧、美2005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修订版均对2001年版的诊疗建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虽然两个指南的叙述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但对内容的修订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心力衰竭患者初次临床评价建议中增加了新的内容,更加重视病因和诱因,将“仔细询问患者目前和过去饮酒、违法药物应用史和化疗药物的应用情况”列为Ⅰ类建议。2、更加重视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将"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目前的指南控制血糖;有很强心肌病家族史或接受心脏毒性药物治疗的病人采用无创检查评价左室功能(如LVEF);对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病人,根据治疗指南进行二级预防”增加为Ⅰ类建议。3、血管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并根据近年有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试验结果,对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具体应用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血肌酐男性低于2.5mg/dL、女性低于2.0mg/dL且血钾低于5.0mEq/L的病人,在小心检测肾功能和血钾的情况下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4、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对有心衰症状和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的建议外,对近期或曾经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人无论射血分数如何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5、据近年ICD可以改善心衰患者预后的临床试验结果,本次指南对有关ICD的应用作了较大调整,将ICD的植入限于“预期可以较好的功能状态存活超过一年的病人”,更体现了因人而异,以人为本,注重效/价比值等社会因素,合理利用资源。6、心脏失同步化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得到重视,首次将“经最佳治疗,LVEF≤35%、心功能NYHAⅢ-Ⅳ级、窦性节律的心脏失同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