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景峰通讯员朱梅福)日前,中华医学会决定授予7个科技项目为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其中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张学军教授领衔的“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遗传学研究”位列一等奖项目第二位。
毛发上皮瘤是一种源于多潜能基底细胞向毛发结构方向分化的良性皮肤肿瘤,它始发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多见于女性。少数病例可发生恶变,或并发圆柱瘤、粟丘瘤、基地细胞癌等其他皮肤肿瘤。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自2001年起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合作进行这项研究,历时5年,在对中国汉族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进行基因定位的基础上,在国际上首先发现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为CYLD。研究结果阐明了此病的遗传学规律和基因型与表型关系,为阐明毛发上皮瘤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今后的基因诊断、遗传咨询以及药物开发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