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毛发上皮瘤

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被首次发现

2009-12-01 news.xinhuanet.com A +

新华网合肥1月17日专电(记者周立民)安徽医科大学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为根治这种皮肤肿瘤奠定了良好基础。由安医大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教授领衔的这项研究成果近日获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毛发上皮瘤俗称“葡萄串”,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始发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多见于女性。其常见于面部,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外观。少数病例可发生恶变或并发其他皮肤肿瘤。据张学军教授介绍,安医大皮肤病研究所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这项研究,历时5年,在对中国汉族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进行基因定位的基础上,在国际上首先发现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为CYLD。

这项研究成果为今后毛发上皮瘤的基因诊断、遗传咨询以及药物开发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