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毛发上皮瘤

毛发上皮瘤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2009-12-01 www.med126.com A +

  疾病名称(英文)trichoepithelioma拚音MAOFASHANGPILIU别名囊性腺样上皮瘤,多发性良性囊性上皮瘤,Balzer皮脂腺瘤,西医疾病分类代码肿瘤,皮肤科疾病,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毛发上皮瘤又称囊性腺样上皮瘤、多发性良性囊性上皮瘤、Balzer皮脂腺瘤,是一种分化程度较高的良性毛囊瘤。中医释名西医病因遗传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有家族史,女性多见,常在20岁以前发病。孤立型较遗传型常见。无家族史。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遗传型女性多见,常在20岁以前发病。孤立型肿瘤常在10-30岁发生。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中医病机病理两型组织病理变化相似。肿瘤位于真皮内,对称,边界清楚,约1/3病例与表皮相连,除见基底样细胞团和纤维性间质外,有特殊的角质囊肿。基底样细胞团中,瘤细胞在边缘处不完全排列成栅状。中央大多排列成交织的网状,少数呈实性条索状。纤维性间质内有较多成纤维细胞,大量酸性粘多糖和弹力纤维。角质囊肿系未成熟的毛发结构,中央为角化中心,由1-2层嗜碱性扁平细胞作壳样围绕。角化中心的角化既骤然又完全。角质囊肿破裂时,可引起异物巨细胞反应。此瘤特别是分化程度较低时,只见少数角质囊肿,难与角化型基底细胞癌区别,常需结合临床。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发病病史症状体征①遗传型: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鼻唇沟。其次鼻、额和上唇,偶或眼睑、颈和耳廓亦可发生,极少数可发生于头皮和背部。肿瘤多发、对称分布,直径约2-5mm,半球形或圆锥形,坚实,半透明,肤色、淡黄或粉红色,有的中央稍凹陷,表面见少数扩张的毛细管,极少破溃,在最初几年内增大,以后保持不变。新损害可继续出现,有时可融合成大的斑块。无主观不适,偶有轻度烧灼和瘙痒感,长在眼睑部可影响视力。常并发圆柱瘤。
②孤立型:80%以上位于面部,其他如头皮、颈、背、上臂和股部亦有发生,常只有1个,偶或数个,直径约0.5cm或稍大,肤色、坚实。可并发大汗腺腺瘤。

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此瘤特别是分化程度较低时,只见少数角质囊肿,难与角化型基底细胞癌区别,常需结合临床。与痣样基底细胞上皮瘤综合征区别,该病发生的部位无一定,早期即可破溃,尚伴有其他一些畸形。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遗传多发型患者一般不需治疗,除非损害较大而且发生在眼睑影响视力时,需手术切除。单个性损害可用手术或激光治疗。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康复预防历史考证...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