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单位:
关键词:
中华外科杂志/980612由中华外科学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和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联合组织的全国第六届门静脉高压症专题研讨会于1997年10月26日~30日在深圳召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门静脉高压症学组组长黄艹延庭教授代表学组对自60年代以来我国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治疗现状进行了回顾,阐明了当前全国门静脉高压症的概况。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范上达教授、同济医科大学戴植本教授分别进行了专题报告。现将大会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实验及基础研究
一氧化氮(NO)与门静脉高压症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杨镇等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血管形态结构及血管壁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的变化,发现脾血管壁有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胞外基质增多、弹力纤维断裂及iNOS活性增强等病理变化,认为NO对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作用值得注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张海婴等分析了肝前型、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症门体分流及正常状态下大鼠内脏血管和组织中结构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NOS)和iNOS的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表明cNOS、iNOS表达部位均在转录水平,强调了两种一氧化氮合成酶特别是iNOS合成的NO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