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009-12-01 www.1ill.net A +

概述  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病因病理病机  按粒细胞动力学和病理生理  (一)骨髓损伤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正常成人每日在骨髓内生成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1.药物引起的损伤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都可直接杀伤增殖细胞群  2.化学毒物及放射线化学物苯及其衍生物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  4.全身感染细菌感染如分支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及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  5.异常细胞浸润骨髓癌肿骨髓转移  6.细胞成熟障碍--无效造血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  (二)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进入血管内的中性粒细胞仅1/2在循环池内  (三)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  (四)混合因素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症状  [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  [诊断]  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0X10^9/L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X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鉴别诊断  (一)高热病人须分辨感染与粒细胞缺乏症的因果关系;  (二)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注意与急性白血病鉴别

化验查验  (一)血象: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多正常  (二)骨髓象:因病因不同而异  (三)骨髓活检:对骨髓纤维化四)骨髓培养:体外CFU-GM集落培养  (五)肾上腺素试验帮助鉴别是否为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六)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测定帮助识别是否为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七)抗核抗体(ANA)  (八)血清溶菌酶测定溶菌酶升高提示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是因破坏过多所致

预防  白细胞为体内抵抗和消灭外来细菌

治疗  继发性粒细胞减少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一)药物治疗碳酸锂可增加粒细胞的生成  (二)基因重组人粒系生长因子GM-CSF和G-CSF可诱导造血干细胞进入增殖周期  (三)抗感染治疗病员一旦有发热即应做血  (四)其他输注浓集的粒细胞悬液曾试用于伴发严重感染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