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面肌痉挛

2009-12-01 www.sasp.sdu.edu.cn A +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272111)

种衍军段德义邵启节赵长地程启龙王羽邵彤端木建华

60年代初Janneta开展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以来,以后许多神经外科医生相继应用,均达到较好的疗效。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痉挛未能完全缓解,痉挛复发或术后并发症。我院1986年7月至1998年3月间采用该方法治疗316例面肌痉挛患者,其中253例得到1年以上的随访,对术后长期疗效及患者满意与否,作一主观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资料包括我院1986年7月至1998年3月间,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人共253例(其中不包括因肿瘤导致面肌痉挛或行微血管减压后失访的病历),男性116例,女性137例,年龄20~81岁,平均50.5岁。左侧病变者143例,右侧者107例,双侧者3例,全部病人术前均已接受过药物、针灸、封闭、射频热凝或A型内毒毒素注射等多种治疗,症状缓解后又复发或无效者。

2、手术方法

均在局麻下经乳突后侧开颅,缓慢放出脑脊液,待小脑自然塌陷,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显露前庭神经及面神经根出脑处,锐性分离周围蛛网膜,将压迫于面神经的血管分开,并在血管与神经根间垫入涤纶片或Teffron棉;若为多根血管压迫者,垫片后环绕面神经根一周,两端对合用一枚银夹固定。间隔距离较小者,垫片后用小块明胶海绵充填,以其加大神经与血管之间的隔距。

3、随访与结果

3.1随访采用随访表信函回复或门诊复诊方式随访。随访病例253例,随访时间13~144个月,平均7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①对手术的满意度;②术前后面肌痉挛改变的情况;③有无复发,程度如何;④术后并发症及程度。

3.2结果随访结果详见附表。从随访资料看,病人对手术自感满意的程度等于或大于80%者占88.9%。有6例术后痉挛未停止;9例痉挛复发;5例痉挛部分缓解;8例伴有并发症。痉挛复发都在术后3年内,计复发于术后1年以内者3例;术后2年内复发者6例,术后3年内复发者2例,其中6例痉挛较术前明显减轻。遗留并发症指持续1年以上者,16例为听力障碍或持续性耳鸣。绝大部分病人于术后2月内痉挛消失,无复发,未见永久性并发症。附表253例面肌痉挛微血减压术后的随访结果(略)

4.1近几十年来,面肌痉挛系由桥小脑角部微血管被压迫所致,此项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接受,相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也得到广泛开展,并取得很好的疗效。以往对其疗效的评价多为短期观察报道,且偏重于客观因素,缺乏患者主观上对治疗效果满意程度的评论。本随访从整体判断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效果的主观满意度出发,分析一些影响因素。随访证明,少数术后面肌痉挛未缓解或未完全缓解,或留有面瘫及听力障碍并发症者,表示不满意,这大多是显微血管减压术开展早期的病例。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熟练、显微外科的应用、经验的积累及手术器械的更新,治疗效果正在不断提高,并发症已逐年减少。

4.2面神经从脑干发出处被血管压迫的形式并不一致,手术中应特别注意面神经与压迫(责任)血管的关系,仔细进行辨识,尤其对与面神经根相交叉的血管、与脑干紧贴的血管、多根血管压迫以及动脉环隐敝等情况,应切实仔细分辨,不要遗漏责任血管。只有对责任血管探查清楚后,才决定减压的途径和方法,这对提高疗效十分重要。

4.3施行微血管减压术还必须注意保留面神经功能。笔者在三叉神经血管减压术中发现,压迫在三叉神经上的血管袢,其上动脉袢常穿行于颅神经Ⅶ与Ⅷ之间,其袢顶部常有内听动脉神经支进入内听道。因此,增加了手术分离或推移血管操作的难度,若强行分离或用隔物垫开,往往容易造成内听动脉痉挛和面神经损伤,术后并发听力障碍和面瘫。据文献报道,因听神经损伤出现听力障碍的发生率达2.2%~6.6%;面神经损伤发生面瘫率高达7.4%~12.3%。

4.4影响患者主观满意度的重要原因是复发问题。本组的复发率4.3%,绝大多数复发于术后3年内,表明施行微血管减压术后,面肌痉挛消失3年以上方可称为基本治愈。Barker对612例进行详细随访显示,在一年内效果极好者占86%,部分缓解5%,失败9%;随访10年的结果是极好79%,部分缓解5%,失败16%;该作者同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性别、起病是否典型、责任血管是否为无名小动脉或静脉、术后立即缓解的程度等,认为女性患者、起病不典型、压迫血管为无名小动脉或静脉、术后症状不能即刻缓解者,均为增加复发、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本组随访显示年龄、性别、术前面瘫式,对手术的成败无关。术前曾药物封闭及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史者,其手术失败的机率并无明显增加。随访中发现,尽管客观上病人术后的面部痉挛未彻底消失,尚可能留有轻微抽搐,甚至伴有轻度并发症,但由于病人痉挛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即使有痉挛也已能用药物控制,因此主观上仍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这种由病人自我对比术前与术后情况所答出的评论是可以相信的,但作为术者仍应切实掌握提高效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及失败率的治疗原则,以切实提高病人的满意程度。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