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口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根据病史,全身症状,假膜特点,粘膜炎症反应明显,剧痛,可明确诊断,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可协助诊断,诊断时需仔细询问病史及进行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继发性感染。
粘膜上皮表层坏死,糜烂,上覆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及坏死细胞,球菌,脓球等形成的假膜,组织水肿,固有层有大量急性炎细胞浸润。
原发性球菌性口炎多见于婴幼儿,偶见成年人,患者起病急,发热,口痛,咽痛,流涎,小儿因疼痛哭闹,拒食,并伴有全身倦怠不适,口腔粘膜充血显著,水肿,继而发生糜烂或溃疡,溃烂面上覆有一层灰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假膜,微高于正常粘膜,假膜致密,光滑,湿润似缎面为本病特征,去除假膜后的糜烂面上很快又形成新的假膜,患者疼痛剧烈,口臭,局部淋巴结肿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高,细菌涂片检查可见大量球菌,虽临床上所见多为混合感染,但大都是以某一种为主,不同的球菌感染所致病变部位有所不同,通常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牙龈部多见,肺炎双球菌好发于硬腭,口底,舌腹及颊粘膜,而链球菌感染多见于唇,颊,软腭,口底和牙槽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