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刊》2006年2月,第24卷第2期
毫针配合芒针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22例经验介绍
程玉荣,指导:杨兆钢
(繁昌县中医院针灸科,安徽繁昌241200)
关键词:针刺疗法;男性乳房肥大;芒针;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69.558文献标识:B文章编号:1009—5276(2006)02—0364-02
男性乳房肥大症,是指男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因不同原因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肥大,可有乳房胀痛,乳晕下可触及盘形结节,个别可见乳头回缩,乳头溢液,有的外形与青春期少女的乳腺相似。
笔者在临床上从事针灸治疗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症、产后乳汁不通、闭经——溢乳综合征等)近20年。其间接诊到诸多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多有良效。尤其是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毫针配合芒针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2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所有患者均经钼靶X线检查并结合病史确诊为男性乳房肥大症,排除男性乳腺癌、假性男性乳房发育症等其他男性乳腺病。2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6岁,最大77岁;26-35岁4例,35-50岁10例,50-73岁8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
临床表现肿块:乳内肿块多数仅有钮扣大小、直径2-3cm,多位于乳头乳晕下,边界清楚,质地坚韧,有一定的移动性,与皮肤元粘连,双侧者两侧乳腺呈对称性增大,如肿块不在中央区,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增长快,活动度差,应考虑男性乳癌发生。疼痛:常可有胀痛感、间或有刺痛、跳痛,如肿块明显常有压痛和触痛。乳头溢液:此类患者的乳房外观常如成人女性,挤压乳头常有白色乳汁样分泌物。
采用毫针配合芒针法治疗。取穴:A组:双侧的合谷、内关、乳旁四穴⑴、足三里、丰隆、膻中、气海(气海穴采用芒针刺法3——4寸)、耳神门;B组:双侧的肩井、天宗、隔俞。肝俞、三阴交、阳陵泉、耳内分泌。辨证加减:肝火偏旺型,加双侧太冲(太冲采用芒针定向透刺法,透向涌泉穴);气血亏虚型,去合谷,加双侧脾俞;肝肾阴虚型,去肝俞,加双侧太溪。若乳房痛甚者,加百会、四神聪:疼痛牵涉至腋下及肩背者,加芒针点刺极泉穴以通经导气。A组、B组穴位隔日交替取用,1个月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每日针刺1次,第2个疗程隔l-2日针刺1次,第3个疗程隔2—3日针刺1次(根据病情及疗效决定隔几日治疗)。3个疗程(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统计疗效。
3.1疗效判定治愈:乳房肿块完全消失,疼痛症状消失;好转:乳房肿块较前明显变小,但未消失,偶感病灶轻微发胀,疼痛症状等也明显减轻;无效:乳房肿块如治疗前,仍有疼痛,乳头溢液等症状。
3.2结果治愈15例(68.2%);好转5例(22.7%);无效2例(9.l%)。总有效率为90.9%。
汪某,男,62岁。以左乳包块伴疼痛6个月为主诉来诊,该患者左乳乳头下于6个月前发现有包块,并伴有疼痛,经芜湖市某医院钼靶X线检查(BDDS)诊断为,双侧男性乳腺发育(即:乳房肥大症,左侧为主),予他莫昔芬、甲睾素、VitB6治疗3个月,疗效不显。患者又服用中草药治疗1个多月罔效。来诊时:左乳疼痛,痛如针刺,并在左乳乳头下可触及1个明显包块、右乳无疼痛,但可触及一小包块。患者性情急躁易怒,每逢恼怒后疼痛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略数。查:左乳包块:3cm×3.5cm。;质中,活动差,包块与乳头粘连,腋下淋巴结(-)。右乳内可触及一个1.5cm×3cm包块,质软,与乳头不粘连,腋下淋巴结
(-),双乳乳头分泌(-)。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无肝炎等慢性病史。患者发病前有精神创伤史及多年日服蜂王浆史。中医诊断:乳癖(肝火偏旺型),西医诊断:男性乳房肥大症。经上法针刺治疗3个月而获痊愈,随访15个月无复发。
男性乳房肥大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临床上并不鲜见,属祖国医学乳癖、乳疬范畴。该病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乳结核候》其上说:“足阳明之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其经虚,风冷乘之,冷折于血,则结肿,……冷则核不消。”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藏血,肝脉从胸络乳,乳房属胃,为胃经营运之处,同时,也是冲任气血渗灌儒养之所在,如七情失调,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肝胃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乳络气滞血瘀痰凝结于乳,则见隐核。笔者体会到肝郁气滞,胃阳明胃经经气不畅,乳络壅阻是本病病机的关键。故针刺取厥阴经、阳明经为主。取肩井、肝俞疏肝解郁,畅肝经之气;合谷、足三里、丰隆导上下阳明经经气;膻中、乳旁四穴位于乳旁,能疏通乳部经气;隔俞、三阴交能活血化瘀;天宗通经活络,是治乳病之经验穴;气海乃任脉之要穴,是人身元气生发与会聚之处,采用芒针深刺法,有补肾培元,益气,和血之效,研究表明,该穴采用芒针深刺法,可能对性腺和垂体后叶的激素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因此可治疗内分泌系疾病⑶;太冲采用芒针定向透刺法,透向涌泉穴,既可清泄肝火,又有滋补肾阴,滋水滋木之功,再加上耳针神门,内分泌,以上诸穴合用,具有疏肝活血,疏理阳明经经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而调节内分泌作用。目前,本病西医药物治疗多采用甲睾素,他莫昔芬等,但疗效不显,若经久不消,西医建议采用手术切除⑷,但陕西的郭诚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只要无癌变迹象,针刺治疗应当是目前的首选方法⑸,笔者在临床上对此也有共识。
⑴ 周殿之,周正瑞.现代临床疾病诊断学[M]北京:北京人民
军医出版社,1997.1
⑵ 程玉荣针灸配合耳压治疗乳腺增生60例[J]中国中西医
结合杂志,1998,(5)
⑶ 杨兆刚、中国芒针秘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⑷ 石美盛,熊汝成,李鸿儒,等.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92.1
⑸ 陈佑邦,邓良月.当代中国针灸临症精要[M]天津:天津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63-365
上一篇:芒针的继承发展与临床应用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