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脑垂体腺瘤

脑垂体腺瘤的诊治--报业

2009-12-01 www.hljdaily.com.cn A +

脑垂体腺瘤的诊治Cannotfindmark:content_ads2005-08-1307:53 据郑永日教授介绍,垂体腺瘤分为分泌性腺瘤和无分泌性腺瘤两大类,主要表现内分泌功能障碍和局部压迫两组症状,内分泌功能障碍症状包括闭经泌乳综合征、肢端肥大症、阳痿、垂体性巨人症、皮质醇增多症等。随着肿瘤体积的增长而出现压迫症状,包括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头痛与肿瘤大小和分泌类型有关,垂体微腺瘤头痛较为显著、生长激素腺瘤头痛明显可能与生长激素异常分泌造成骨及软组织增生有关,视野障碍的类型与肿瘤向鞍上生长的方式及与视交叉的位置有关,最常见的视野障碍为双颞侧偏盲。此外,垂体瘤压迫邻近结构可导致相应表现,如肿瘤向海绵窦发展影响外展神经和动眼神经出现患侧眼球内斜或上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内斜,肿瘤向鞍上发展,可影响下丘脑出现嗜睡、多食、肥胖、行为异常等症状,肿瘤向蝶窦和鼻腔发展,可出现鼻出血、脑脊液漏等。 垂体瘤的治疗一般有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其中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神经外科诊治技术不断提高,正在进入微侵袭时代,锁孔手术创面小,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病人术后恢复快,在国内外逐渐开展起来。 自1998年至今,郑永日教授应用经眉弓锁孔入路和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垂体腺瘤近200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郑永日教授说,常用额下入路及翼点入路,可以很好地显露鞍上区域,但需要用脑压板牵拉额叶以显露术野,额下入路有时尚需切除部分额叶,尤其是进行显微手术时,用脑压板推压额叶的时间更长,对脑组织造成长时间的压迫,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术后常发生脑水肿等并发症,影响病人预后。因此,必须改进手术入路,尽量减少入路对脑组织影响,利用脑外的间隙达到颅内的病变,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经眉弓锁孔入路的手术工作空间主要是在眶腔中进行的,其优点不仅是手术创伤小,手术创口只有45cm长,骨瓣的面积只有2×3cm大小,更重要的是加强脑保护,减少功能缺失,术后病人恢复快,提高手术质量,体现了微创的真正涵义。 郑永日教授提醒,应该加强对脑垂体腺瘤深入研究和医疗常识的普及,不断改进治疗方法,争取早发现、早诊断垂体瘤,继而及早而科学地治疗垂体瘤,极大地降低脑垂体腺瘤对人类健康危害。 核心提示:垂体腺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也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由于其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局部压迫和较高的发病率,对人类健康有多方面的不利作用,许多患者因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闭经泌乳而不孕、阳痿、性功能障碍、肢端肥大、皮质醇增多等,是必须高度重视和科学诊治的疾患。近日,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郑永日教授就该病的诊治方法向广大患者及家属做了介绍。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 哈医大二院消化内科拥有原省消化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张安田、王曾铎教授、现任省消化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李宝杰教授等著名专家和省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消化内科主任、医学博士刘冰熔教授、省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韩明子教授、省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高善玲教授等一大批有作为、有实力的中青年技术骨干。 近年来,该科相继开展了肝硬化综合治疗、肝癌介入治疗、肝囊肿、肝脓肿的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食道胃底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等多项先进的治疗方法。目前,该科将肝癌的介入综合治疗和肝癌的基因治疗作为重点攻关项目来进行研究,并积极开展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性研究。同时,拟与国内一些著名大医院联合开展有关肝病治疗的综合性研究。 神经外科二病房 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二病房注重神经外科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该科在微创神经外科方面开展了省内领先的经眉弓锁孔入路鞍区病变(垂体瘤、颅咽管瘤、鞍隔及鞍结节脑膜瘤等)切除术、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等国内先进技术;在脑胶质瘤综合治疗方面掌握了脑胶质瘤的激光光动力疗法、温热疗法、电化学疗法等先进方法;在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治疗、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锁孔手术治疗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成功地开展了脊髓内肿瘤全切术、脑干肿瘤手术等高难手术。 目前科室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和省市级课题多项,在脑肿瘤的综合治疗、激光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微创神经外科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专家档案 刘冰熔教授、主任医师、哈医大二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省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委员、哈医大委员会副主委、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积极从事肝癌介入治疗、脾功亢进的脾栓塞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检查等工作。在东北三省率先开展了无痛苦胃镜、肠镜的常规检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了食道曲张静脉的硬化及套扎治疗等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治疗、超声引导下的PTC、PTCD及肝组织穿刺活检等先进诊疗项目。多次完成难度较大的食道及胃内异物的取出治疗,以及巨大胃、肠息肉的套扎及切除治疗;成功进行了大量危重病人的救治。 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在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最先在国内开展了亚临床肝性脑病的研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中国人IkBa基因,该基因已收录入GenBank,并成功进行了该基因的点状诱变,构建成功了AdIkBaM重组腺病毒。目前主要从事肝癌的基因治疗研究。 郑永日研究生学历,现任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科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华神经外科学会黑龙江分会委员。 自1985年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以来,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期间师从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峰教授和省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杨遇春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美国匹兹堡神经外科中心研修后,在显微神经外科的基础上,率先在哈医大附属二院开展了微侵袭神经外科,国内最早沽司脊兹肼分瘟瓢扒”洌òù固辶觥⒙使芰觥⒛阅ち觯忠芽勾死嗍质醵儆嗬? 目前开展的工作有:锁孔入路和单鼻孔入路治疗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脑动脉瘤、脑胶质瘤、听神经瘤、各部位脑膜瘤、癫痫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脑室病变、脑囊虫症;以及脑出血和颅脑损伤的急诊急救和康复治疗。近年来,年均完成手术4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胡韶山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全国中青年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创伤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激光神经外科技术,脑肿瘤的电化学疗法,脑胶质瘤的光动力疗法,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技术治疗垂体瘤,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癫痫、脊柱脊髓疾病、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显微外科治疗等。 近年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各级杂志和学会上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级课题多项;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卫生厅奖和省级医疗新技术奖多项。 张金伟医学博士,副教授,兼伽玛刀治疗中心主任。 主要专业特长: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伽玛刀)。于省内率先应用伽玛刀治疗各种颅脑疾病1700余例,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独立开展了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癫痫、帕金森氏病、恶痛等医疗新技术工作。在伽玛刀分次治疗脑重要功能区肿瘤(分次时机、次数、剂量分割大小选择)及颅内大肿瘤的伽玛刀治疗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开展了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 主持卫生部课题1项,省自然资金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1项。获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省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1项,省厅医疗新技术二等奖1项、校医疗新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于各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葛云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二病房责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博士。 1995年以国家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留学一年,1997年获得日本国家奖学金赴日本留学,2002年获得日本国立脑研究所神经外科博士学位。国外留学期间,刻苦学习国外先进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膜瘤、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临床治疗方面达到先进水平,特别是脑胶质瘤温热治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