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分类作者:脑病健康网点击:次
摘要提示:临床上依据脑积水病症的发展速度,可将该病分为慢性脑积水、急性脑积水、静止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内压脑积水四种类型。
临床上依据脑积水病症的发展速度,可将该病分为慢性脑积水、急性脑积水、静止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内压脑积水四种类型。
一、慢性脑积水:慢性脑积水发生的速度较缓慢,因颅内尚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同时因骨缝分离、脑组织的退缩和脑室系统的扩大,使颅内容纳更多未被吸收的脑脊液。随着脑室的进行性扩张,使脑室周围的皮层脊髓束的传导纤维牵拉受损,出现步态和运动功能障碍。
二、急性脑积水:急性脑积水发病快,一般而言,最快者可在数小时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有的可出现短暂或持久视力障碍。急性发作期,颅内的代偿能力差,较易出现意识障碍,若不及时抢救可发生脑疝而死亡。
三、静止性脑积水:静止性脑积水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动静止的一种状态。主要特点是脑脊液的分泌与吸收趋于平衡,脑室和脑实质之间的压力梯度已消失,脑室的容积保持稳定或缩小,未再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
四、正常颅内压脑积水:正常颅内压脑积水是一个临床病理综合征,属于慢性脑积水的一种状态,虽然多数系交通性脑积水,但也包括一些不全梗阻性脑积水,如中脑导水管粘连、狭窄与后颅窝粘连等。其特点是脑脊液压力已恢复至正常的范围,但脑室和脑实质之间继续存在着轻度的压力梯度(压力差),这种压力梯度可使脑室继续扩大并导致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损害。正常压力脑积水实际上是一种间歇性高颅压性脑积水。颅内压在病程中时有波动,或加重,或缓解。正常颅内压脑积水也可发生于儿童人群,导致脑室进行性扩大,脑白质逐渐受损,但一般无颅高压征象,本病后期则呈代偿性脑积水,脑室扩大停止。
以上内容即为脑积水的临床类型,通过对脑积水进行临床分型,可以对病症进行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前一篇:脑积水患者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