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脑脓肿

中华高气压医学资讯网

2009-12-01 www.chinahbo.org.cn A +

【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或正常。

  2.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外观透明或微浊,细胞总数轻度增加,一般20~200×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质可正常或轻度增加,糖及氯化物正常。病毒鉴定困难,血清学检查只能作回顾诊断。

【常现治疗】

  本病预后较好,无特殊治疗,对症处理,可自愈。

【高压氧治疗】

  对病情较重,如头痛剧烈、呕吐严重,对症治疗效果欠佳者,合并其他缺血、缺氧性疾病者可进行高压氧治疗。

  九、脑脓肿

  脑脓肿是指化脓性病原体,在脑组织内引起化脓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称脑脓肿。脑脓肿大多数继发于颅外的感染。病原体绝大多数是细菌,偶见霉菌或寄生虫。本病约3/5为耳原性(病原体来自中耳炎、乳突炎病灶),1/5为血原性(病原菌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病灶);1/5为鼻原、外伤或原因不明。

  脓肿的形成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化脓性脑炎阶段。细菌侵入大脑在局部引起炎症病灶,局部脑组织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栓塞,逐渐形成很多小液化区,周围脑组织水肿。第二为脓肿形成阶段:小的液化区逐渐融合形成脓肿腔,腔内脑组织可完全破坏,也可遗留残存组织,腔周为炎性肉芽组织,胶质细胞增生,周围脑组织水肿加重。第三阶段:包膜形成、病后2周左右在脓肿周围的肉芽组织、神经胶质、纤维组织构成包膜,4~8周包膜完成。病原菌以链球菌、金葡多见,其次为肺炎球菌,大肠、变形、铜绿假单抱(绿脓)杆菌,放线菌,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等。约40%~80%病人的脓肿内可分离出厌氧菌。

【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亚急或慢性。大多数病人先有原发病灶感染史,如耳、鼻窦、乳突的炎症、败血症等。细菌进入大脑形成炎症时病人可发冷、发烧、头痛、呕吐、全身乏力。炎症波及脑膜,引起脑膜炎症,可有脑膜刺激征。此时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一般2~3周,一旦脓肿包膜形成则症状可改善,体温降低或正常。由于脓肿逐渐扩大,故颅内压力逐渐增高,病人再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反应迟钝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于脓肿部位不同可出现轻重不等的定位体征。靠近皮底的脓肿易并发症状性癫痫。查体:心跳减慢、血压升高、眼底检查有视乳头水肿。病理征(+),脑膜刺激征(+)。本病危险在于①颅内压力升高引起脑疝;②脓肿破裂,导致炎症扩散。

【辅助检查】

  1.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2.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检查可以正常或与化脓性脑膜炎相似。

  3.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中心凹陷消失,视网膜静脉增粗。

  4.颅脑CT及磁共振(MRI)检查可以确定脓肿的部位和体积。

【常规治疗】

  1.支持疗法加强护理,注意水、盐、酸碱平衡以及热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的供给。

  2.抗生素由于病程长、脑组织特殊、血脑屏障的存在,因此,抗生素要选用广谱、容易渗透血脑屏障、细菌敏感(根据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毒性较小的抗生素,需联合使用,剂量要大,疗程要长。目前仍以青霉素每日800~1200万u或更多,加氢霉素2~4g,分次静滴,连续6周。也可选用庆大霉素加氛霉素或红霉素加氢霉素。近年来抗生素的种类很多,新药倍出,在上述药物过敏或无效时可选用新型抗生素。

  3.降低颅内压力 颅内压力高时应使用降颅压药物以防胞水肿。

  4.外科手术 目前仍使用下述三种手术:①钻颅穿刺抽脓,每2~3天抽脓一次;②脓肿切除术;③脓肿切开引流术。



关于我们|网站导航|搜索
中华高气压医学资讯网。©2000
北京市高压氧医学治疗研究中心
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载人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