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脑血吸虫病

脑型血吸虫病|症状|治疗

2009-12-01 www.yongyao.net A +

1、内科治疗:药物治疗首选吡喹酮,20毫克/公斤/日,分3次口服,连用10天。停药观察一月后,必要时还可重复应用。
2、伴癫痫发作者,应同时予以抗痫药物;颅内压增高者,应予脱水治疗;有明显变态反应表现者,应给予类固醇激素药物静脉滴注或口服。
3、手术治疗:适应证: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伴有严重颅内压增高并可能出现脑疝者;与脑瘤鉴别诊断困难,需活检者,均为手术治疗适应证。手术治疗后仍需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
4、在我国流行的为日本血吸虫病。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孵育成尾蚴。人接触疫水后,尾蚴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在门脉系统内发育为成虫,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在数月内产生血吸虫病的症状,也有迁延至1~2年后才出现临床表现的。
5、日本血吸虫易侵犯大脑皮质,虫卵寄生后可引起脑实质细胞坏死和钙沉积、虫卵肉芽肿、假结核结节等。
6、另外,血吸虫成虫及虫卵所分泌的毒素、代谢产物及虫体、虫卵等异种蛋白也可引起脑组织的中毒反应和变态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引发脑疝形成,还可见血管炎性反应。
7、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经正规治疗后,85%患者的癫痫发作减少或停止,80%的患者可恢复原来的劳动能力。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