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尿崩症

济南军区总医院―尿崩症

2009-12-01 www.jnjqzyy.cn A +

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DI)是指精氨酸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称中枢I生尿崩症),或。肾脏对AVP不敏感(肾I生尿崩症),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病因和发病机制】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影响了AVP的合成、转运、储存及释放所致,可分为继发性、特发性、和遗传性尿崩症。根据AVP缺乏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临床表现】・尿崩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与多饮,起病常较急,一般起病日期明确。24小时尿量可多达5~10L,最多不超过18L,但也有报道达40L/d者。尿比重常在1.005以下,尿渗透压常为50~200re(:)sm/L,尿色淡如清水。部分患者症状较轻,24小时尿量仅为2.5~5L,如限制饮水,尿比重可超过1.010,尿渗透压可超过血浆渗透压,可达290~600m()sin/L,称为部分性尿崩症。由于低渗性多尿,血浆渗透压常轻度升高,因而兴奋口渴中枢,患者因烦渴而大量饮水,喜冷饮。如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患者一般健康可不受影响。但当病变累及下丘脑口渴中枢时,口渴感消失,或由于手术、麻醉、颅脑外伤等原因,患者处于意识不清状态,如不及时补充大量水分,可出现严重失水,血浆渗透压与血清钠浓度明显升高,出现高钠血症,表现为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谵妄甚至死亡,多见于继发性尿崩症。当尿崩症合并腺垂体功能不全时,尿崩症症状反而会减轻,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症状再现或加重。长期多尿可导致膀胱容量增大,因此排尿次数相应有所减少。继发性尿崩症除上述表现外,尚有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
第[1][2]页上一篇: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下一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