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农药中毒

急性混配农药中毒问题

2009-12-01 www.verylib.com A +

文章内容:两蕊柏【翰《中国临床医生》1999年第27卷第期物中毒的最关键的客观依据.生物材料中有毒物质的增高说明毒物在体内的过度吸收此外,靶器官损害的检验指标异常在诊断上也是必不可步的如肝,肾功能,肺功能.血液及骨髓,脑电,肌电,心电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对于器官损害的定位谚断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考虑以上两方面情况与检查,综合丹析,在与一些相似疾病鉴别的情况下,呱』中毒性疾病不难诊断:,急性混配农药中毒问题史志澄―――-_――一100083北京医稃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0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消除杂草,促进或控制植物生长的各种药剂:农药对保障农业丰收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我国农药的产量及使用量也逐年增加.其中杀虫剂占7以上,且主要为有机磷化合物(约占70~80),其次为拟除虫菊酯类及氰基甲酸酯类化合物=近年来,由于害虫对农药时耐受力增加,为提高杀虫药效,节省施药的人力和时间,因而混合使用两种或多种农药者越来越多自993年后因知识产权限制,要求国内农药生产厂家由仿制外国农药,转为独立自制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农药,但由于新农药的开发成本高,研制周期长,因而又纷纷投向混配农药的生产,致使混配农药的产量及使用量迅速上升.倒如1995年全国农药生产总量约28万吨,其中有50上是以混配农药的形式流入市场目前,国内农药市场上供应的杀虫耕品种,大多数混配剂型都含有有机磷化合物,其中以两种有机磷制剂混配,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醑类混配,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混配,或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三者混配的制剂较多见另外,也可见到有机磷与有机杂环类,拟除虫菊酯或氨基甲酸酯与有机氮或有机氧农药混配的制剂.1中毒情况由于混配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量近几年来明显增加,特别在棉花种植过程中,混配农药制剂的使用更为多见和广泛,致使急性混配农药中毒的病例教逐年增加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混剂中毒为倒,9911995年国内文献报告的病例效约为985~990年的4倍最近有的调查发现,在农药中毒高发地区的混配农药中毒病例数约为单一农药中毒病例数的2倍在混配农药中毒病倒中,多数为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类或氰基甲酸酯类混配农药引起的中毒.值得指出的是.部分中毒病例是由于农民买来农药混剂后,在施药过程中叉自行复配而引起的多种混配农药中毒2毒性评估不同种类的农药制剂混配后.其产生的毒性作用可为相加,增强及拮抗.一般说来,①两种有机磷农药混配,毒眭多为相加,但有时也可增强,如对硫磷与马拉氧磷混配,其毒性可较单一品种的毒性明显增强②有机磷制剂与氰基甲酸酯类农药混配时也多表现为两个单一农药毒性的相加作用,但马拉硫磷与异丙威混配后,及甲基对硫磷与灭多威混配后毒性均增强,属高毒;⑧有机磷与低毒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混配时,多属中等毒性.但由于若干有机磷化台物能明显抑制拟除虫菊醇类化合物在体内的水解作用,而使毒性增加;@有机氯与有机磷农药混配时多呈拮抗作用;⑤两种有机氯农药制剂混配时多呈相加作用.由于目前对有关混配农药的毒理学尚映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有些新问题还了解得很不够,例如多种农药与辅剂混配后,很可能在贮运,销售的长达数年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毒性发生改变.总之,加强混配农药有关毒性及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十分必要3诊治中的注意点3.1要详细询问中毒患者的接触史对可疑使用混配农药商品而发生中毒者要查看农药原装实物或商品说明书,以确定其品种,成分另外,尚应询问施药前是否有再次复配情况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3.2应注意起病情况,病情发展过程及严重程度.对中毒临床表现,要避免按某一种农药的"典型"表现做主现臆想.遇到不典型病例时要多考虑复配农药的可能性.3.3血中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是有机磷,氰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主要效应生物标志现已证实单一接触上述两种农药,以及接触有机磷与拟昧虫菊酯或氨基甲酸酯类混配农药者均可出现红细胞的降低,目此,测定红细胞对于上述混配农药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以往采用三氯化铁的生化测定方法现已被快速的试纸法所取代.新近又研制出一种袖珍多功能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测定仪,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3.4对单纯氨基甲酸酯类中毒患者,一般不主张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来治疗,因可增加其毒性,但在有机中刍易矿生》1999年第27卷第1期磷与氨基甲酸酯类混配农药中毒时,如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典型,血胆碱酯酶降低明显.则仍应适当使用.例如呋喃丹颗粒剂常为呋喃丹与一定比例的久效磷混配品种,在治疗韧期可单用阿托品,不用解磷定或氧磷定.经4~6小时后病情不好转,再加用解磷定和氯磷定.但剂量酌减.4预防对策首先必须加强农药的全面管理.对混配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应进行登记注册.严禁非法生产与销售未经批准注册的混配农药缺少科学指导的乱混乱用不仅容易导致中毒的发生,而且有可能使害虫对农药混剂产生抗药性.另外,对目前已正式批准生产和销售的混配农药的安全使用,毒性及防治办法应尽早规范化,并将以上知识迅速普及到广大农村基层的卫生人员,以提高他们对急性混配农药中毒的防治水平,从而降低中毒的发生率及病死辜.另外,要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安全使用农药的卫生宣传教育:杀鼠药中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徐希娴.―,――――_一100083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疴研究中心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鼠药市场非常混乱.违禁鼠药泛滥成灾,误食,作案引起的人畜伤亡事件在垒目许多地区时有发生,涉及地区的发病人数执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人群发病前后常伴有家禽,家畜大批暴死现象-,常一时间造成某一地区一种不明原因的怪病流行,而调查结果则多为违禁的剧毒杀鼠药氟乙酰胺,毒鼠强所引起.为提高对系鼠药中毒的意识和增强警觉.在此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1毒性作用及临床表现杀鼠药依其毒性作用机制不同,分类列举如下.1.1抑制体内代谢环节1-1氟乙酰胺:属有机氟娄.为无色无味不易挥发的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为剧毒杀鼠药.同时对人畜也有剧毒.在自然界和动物体内难分解,极易引起多次中毒本品可通过捎化道和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