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粘连性中耳炎

粘连性中耳炎和咽鼓管功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

2009-12-01 www.100md.com A +

作者:蔡勋华陈文文邓亚新

单位:蔡勋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0081);陈文文(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0081);邓亚新(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0081)

关键词:咽鼓管;中耳炎;综述文献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000322摘要咽鼓管功能对预防和治疗粘连性中耳炎(AMO)的意义是当前耳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研究咽鼓管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有助于探讨AMO的发病机制。本文报道了咽鼓管生理功能,咽鼓管功能检查方法,AMO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202(2000)03-0178-03

1概述

粘连性中耳炎(AMO)的主要表现为鼓膜与鼓岬粘连,听骨粘连。1984年Charachon把AMO分为纤维炎期和纤维粘连期。1996年有学者通过研究颞骨组织病理学,提出AMO可分为渗出期、炎性肉芽组织期、组织细胞反应期和胶原纤维增生期。提示AMO的早期是一个非化脓性炎症过程,呈分泌性中耳炎表现,因此,AMO多被认为是分泌性中耳炎的终末期,与咽鼓管功能长期不良有密切关系。咽鼓管功能对预防和治疗AMO的意义仍是当前耳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