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膀胱炎

“三头六臂”治膀胱炎

2009-12-01 www.yyjjb.com.cn A +

“三头六臂”治膀胱炎■江春  

  一说到膀胱炎,不管是医生、药师、店员,还是患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感染性膀胱炎。其实,在临床上,对于女性来说,除了感染性膀胱炎外,还会受到腺性膀胱炎及间质性膀胱炎的侵袭,而且由此受到的苦恼比感染性膀胱炎更大。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感染性膀胱炎比较容易确诊,也比较容易治疗;而后两者容易误诊,且治疗也较麻烦。特别是在基层,误诊、误治现象更为常见。所以,药师、店员很有必要对它们有较深入的了解。

  抗生素VS感染性膀胱炎

  经过一年多的热恋,李小姐终于披上婚纱,和深爱的男友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新婚燕尔,自然是甜蜜无比,可是,婚后没几天,李小姐便有了烦恼:她总是很想解小便,刚解完一会又想解,而且解小便时还感觉非常疼痛。

  于是,她赶紧去看医生。医生说,她得了感染性急性膀胱炎。

  感染性膀胱炎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也可为革兰阳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但较少见。本病之所以多见于女性,是因为女性的尿道短,外界细菌容易进入膀胱,在过度劳累、受凉、月经期、性交时、妊娠期、产褥期多见。急性炎症时,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有浅表溃疡。炎症刺激使膀胱不能正常地存留尿液,尿意频数,且有小腹痛和排尿痛。急性感染性膀胱炎发病急,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每次尿量少,往往排一次尿后不久又有尿意,且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时,小腹和尿道疼痛、灼热。这些症状称为膀胱刺激症状或膀胱炎症状,严重时会妨碍病人睡眠和休息。全身可有低热或无热,耻骨联合上方可有压痛。尿液多稍混浊,有的发生肉眼血尿,多为终末血尿。如果有寒战、高热、腰痛等,是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表现。

  急性膀胱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炎症,膀胱壁可增厚,常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故膀胱不能正常地舒张和收缩。其特点是发病慢、炎症反应轻、病变侵犯部位较深。症状与急性者相似,但较缓和。

  急性膀胱炎根据典型症状,诊断多不难。尿液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脓细胞,尿细菌培养细菌计数>10万/ml,即可明确诊断。慢性膀胱炎多继发于泌尿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最重要的是查明致病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寻找引起感染发作或持续的原因。

  本病在预防上主要在于讲究卫生,如妇女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性生活的卫生。在治疗上,主要为抗感染治疗。传统认为,抗生素要在症状消退、尿常规正常后,再继续使用1~2周。但有许多报道显示单次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单纯性膀胱炎能取得满意疗效,具体用药方法为:磺胺甲基异口恶唑(SMZ)2.0g,甲氧苄氨嘧啶(TMP)0.4g,碳酸氢钠1.0g,一次顿服;或复方新诺明5片,一次顿服;或羟氨苄青霉素3.0g,一次顿服;或甲氧苄氨嘧啶400mg,一次顿服。也有观点认为其疗程以3天为宜,如复方新诺明2片加碳酸氢钠1.0g,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5g,每日4次;或氟嗪酸0.2g,每日2次。均连续服用3天,对膀胱炎的治愈率与传统疗法相似,且副作用少。

  手术VS腺性膀胱炎

  张大嫂喜欢看些医学类的报刊杂志,所以,专业的医学术语她也知道一些。不久前,她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结合平时所看的医学杂志,她认为自己可能得了膀胱炎。于是,她便按照书上所说,自行服用了一些抗生素。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竟然无效。无奈之下,张大嫂只好寻求医生的帮助。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她,她所患的是腺性膀胱炎,并不是由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的良性病变,病因至今不明,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泌尿系统感染、梗阻、结石、神经源性膀胱和膀胱外翻等有关。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无明显特征性,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耻骨上不适。尿常规检查多数无异常。临床常被误诊为感染性膀胱炎、女性尿道综合征等。

  在临床上,对于一些常规治疗没有明显疗效的膀胱炎患者,要想到腺性膀胱炎,要及时转到有条件的医院,尽早行常规膀胱镜检查加组织活检,使患者能尽早得到诊断。

  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病变范围小的可通过经尿道电灼、电切治疗;范围大的可行膀胱黏膜剥脱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甚至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等。由于本病有恶变的可能,所以要定期复查膀胱镜及活检。

  联合用药VS间质性膀胱炎

  林老师今年45岁,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深受大家的喜爱。一向以来,她都是一副笑咪咪的样子,可近段时间,她却时常愁眉苦脸的。原来,她得了膀胱炎。医生曾告诉她,膀胱炎是常见病,用些抗生素很快就会好。可是,不知何故,她使用了许多抗生素,而且使用了不少新型高档的抗生素,但效果就是不好。无奈,她只好去大医院看专家。经过仔细检查,专家说,她的病是“膀胱炎”没错,但却是一种特殊的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

  资料表明,间质性膀胱炎90%的患者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其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下腹痛、排尿痛、血尿等。疼痛是其主要表现,疼痛和膀胱的充盈度相关,典型表现为疼痛的严重性和膀胱的充盈程度成正比,疼痛在排尿后得到缓解,但又会随着储尿而出现。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容量减少,在膀胱底部或三角区有黏膜下出血。初次检查时不易发现,而在排出膀胱内液体再行充盈时才能看到。也可在膀胱顶部见到绒毛状充血,直径约1~1.5cm,其中心部位呈黄色。组织学上可观察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膀胱炎,除有显著的肥大细胞浸润外,尚有神经周围的慢性炎性浸润。

  本病治疗非常棘手,口服药物可使用镇痛剂、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等。多数药物需要服用2~3个月才能获得良好效果。还可行膀胱内治疗。对内科治疗无效、膀胱容量严重减小、膀胱功能明显受损患者,可考虑外科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