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脾破裂

延迟性脾破裂17例诊治体会

2009-12-01 www.fx120.net A +

  【关键词】脾破裂

  延迟性脾破裂在临床上相对较少见,由于患者在住院观察期间相当一段时间内其一般情况尚可,生命体征平稳,其后病情突然变化,给临床医师正确处置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困难。总结我院自1993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17例,均因早期发现,及时救治而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3~52岁,平均31岁;受伤至就诊时间为2~28天不等,平均5天。

  1.2受伤原因本组病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交通事故伤7例,撞击伤4例,坠落伤3例,斗殴2例,挤压伤1例。

  1.3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表现为左上腹疼痛及压痛,伤后均有一段较长的间歇期,没有任何症状,持续数日甚至数周后突然出现内出血症状。本组17例中,1周内产生内出血症状者为8例(约占50%),2周内产生症状的为13例(占76.5%),最长的1例为4周。均经腹腔穿刺、B超、CT及诊断性腹腔灌洗等检查后确诊。

  1.4治疗及结果本组17例中,行急诊脾切除术14例,行非手术治疗2例,其中另1例因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而中转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

  延迟性脾破裂是指脾实质破裂,被膜起初尚完整,在受伤48h后突然破裂而产生临床大出血症状。

  2.1病因及病理延迟性脾破裂大多是外伤或病理性脾脏的自发性破裂所致。脾破裂在病理上可分为中央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三种。中央破裂是脾实质内部破裂出血,甚少见。被膜下破裂相对比较多见,由于脾被膜保持完整,血液积于被膜下而不发生腹腔内出血的临床表现,这种情况可保持数日至数月不等,但随着血肿的继续扩大或稍受外力,如病人活动、用力过猛而使被膜破裂,便变成真性破裂。中央破裂和被膜下破裂发展而成的真性破裂,临床上称为延迟性脾破裂或继发性脾破裂[1]。

  2.2临床特点延迟性脾破裂的病人受伤后均有一段较长的间歇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左上腹胀痛感,有时在左上腹可触及有压痛的肿块。这类情况多为脾被膜下破裂,形成张力血肿;或脾被膜裂口不大,出血缓慢,由于血液凝固或被大网膜包盖而暂时不出血,当张力性血肿继续增大冲破脾被膜或血凝块则引起腹腔内大出血,这种情况多在受伤后2周内出现[1]。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