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肉毒中毒

10例肉毒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2009-12-01 www.chinaqking.com A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0例肉毒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徐戈莲(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伊犁833200)【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137-02肉毒中毒是肉毒梭状杆菌外毒神经系统症状素引起的一种可产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新疆地区发病率、病死率高,我们于2005-2007年成功地抢救了10例病例,现将救护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7例,女3例,年龄26-55岁,平均33岁。均为汉族。发病前均食用自制豆豉及臭豆腐,潜伏期为1-5天,平均2.5天。发病至就诊时间3-8天,平均4-5天。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复视、抬手无力、眼睑下垂,咽部异物感、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其中2例入院时呼吸困难,紫绀和神志改变,已出现呼吸肌麻痹,10例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除2例极重度者有神志改变外,均神志清楚,均有抬头、耸肩、张口、伸舌困难。下肢肌力Ⅳ-Ⅴ级,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感觉正常。呼吸肌麻痹者有呼吸表浅,不同程度的紫绀,肺底有少许湿罗音,化验检查:所有病人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仅有2例白细胞轻度升高,轻度二氧化碳潴留,经血型鉴定A型7例,B型3例。经肉毒抗毒血清得以早运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能量的给予等抢救,8例患者于2天后症状减轻,5天后下床活动出院;2例呼吸肌麻痹患者1例4天脱机,另1例6天脱机,均在10天后出院。2急救与护理2.1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暖,鼻饲流质,补足能量及维生素,持续中流量吸氧,均未洗胃。用硫酸镁导泻及清洁灌肠。2.2及早运用肉毒抗毒血清;给予肉毒抗毒血清A、B静脉滴注,具体剂量和用药时间根据病情而定,4—8万u/天,肉毒杆菌类型鉴定后,仅用相应的同等剂量抗毒血清治疗,过敏者用脱敏疗法,均给予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防治治疗。2.3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维持有效呼吸。对2例呼吸肌麻痹患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当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太弱或自主呼吸频率少于备用频率时,呼吸机将按设定的参数给病人通气,支持病人安全度过呼吸肌麻痹期。2.4加强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A.严密监测病人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B.注意排查呼吸机管道有无扭曲、折叠、线接口有无漏气、脱落等故障。C.保持气管套管的固定、畅通。从导管内吸痰时,一人分离导管与呼吸机接口,另一人迅速将吸痰管从气管导管内插入,超过内端口,迅速地边旋转边抽出,然后接上呼吸机,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次,并严格无菌操作。D.在呼吸机上安装雾化器,定时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防止痰液粘稠形成痰栓。3讨论肉毒杆菌是一种嗜神经毒素,经过胃肠道吸收,经过淋巴或血液循环到达运动神经突触和胆碱能神经末梢,干扰和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释放乙酰胆碱,从而使肌肉麻痹,病死率高,约12%—50%,最小致死量0.001毫克。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并发呼吸肌麻痹者,病死率极高,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本组病例均为食物型中毒,经用药鉴定后已确诊。本病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不典型,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面神经炎、脑炎等,易延误病情。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本组病例最早为胃肠道症状,随之出现乏力、头晕、视物模糊、上睑下垂,随之出现口感、吞咽、呼吸困难。有条件的应做食物或血清的微生物学检查,检查确定肉毒素及其类型十分必要,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本病的特异性治疗是肉毒抗血清的及早运用,在起病24小时或瘫痪发生前最有效,起病48小时后应用抗毒血清疗效甚差或无效。但本组病例在3天后用肉毒抗血清仍然取得了良好疗效,大部分病例症状迅速缓解,因而抗毒血清的应用应根据病情而定,不应用时间限制。根据病情严重性质决定用量,用药时间长短随病情而定。未检出毒素类型时应A、B两型抗毒血清联合使用。肉毒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肌麻痹并发症(窒息、肺炎、肺不张、气管内出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无有效的人工呼吸支持和精心护理,病人难免死亡。正确应用呼吸机,是抢救呼吸肌麻痹病人的主要措施,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病人安全度过呼吸麻痹期,病人就有活的希望,这是我们抢救成功的经验。本病重在预防。在高发地区要加强饮食卫生的宣传和管理,严禁食用污染、变质罐头及不洁食物、腊肠、臭鸡蛋、臭豆腐、面酱、豆豉等食物,提高人们的饮食卫生质量,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是减少本病发病的根本途径。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