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内乳头状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妇女,但40~50岁发病者最多。75%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瘤体一般很小,带蒂并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极易出血。
临床特点是乳头血性溢液(通常呈鲜红色),但肿块不易摸到,如在乳头附近扪到数毫米大小、质软、可被推动的肿块,轻压可从乳头排出血性液体,则诊断多可确定。患乳一般不痛;但较大的肿瘤堵塞乳管时,可致疼痛;一旦积血排出,则肿块变小而疼痛消失。这种现象可反复出现。
一般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病例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故应争取早期手术切除。如能扪及肿块,可先找到患病乳管的排血出口,用细探针插入管内,然后沿探针切开乳管,找到肿瘤,予以切除;如未扪及肿块,可经探针注入少许美兰注射液,然后依染色所示的乳管分布范围和方向,作腺体的楔形切除,切除病变乳管及其周围组织;对年龄大的患者,可考虑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切除标本应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施行乳癌根治术。上一篇乳腺增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