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分析推荐到首页 □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第25期1/3页123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广东佛山528329
【摘要】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常见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采集的285株葡萄球菌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163株,表皮葡萄球菌87株,溶血性葡萄球菌3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共195株,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1株(35.4%),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59株(20.7%),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35株(1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葡萄球菌。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万古霉素的使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是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之一,为了解我院三种常见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从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共285株,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从均安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到三种常见葡萄球菌285株,分别来自痰液(111株)、尿液(54株)、伤口脓液(51株)、其他体液(69株),同一患者无重复菌株。
1.2仪器与试剂
使用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种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鉴定及药敏试条均采用法国梅里埃原装进口试剂,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对操作进行全程质量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质控菌株为atcc25923。
2.1菌株来源分布
从我院各科室及门诊患者中分别分离到285株葡萄球菌,其中来自icu室、血液科、呼吸科最多,分别为73株(约占25.6%)、61株(约占21.4%)、55株(约占19.2%),其他科室共96株(约为33.7%);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分离率同样以icu室、血液科、呼吸科最高,分别为84.9%、72.1%、74.5%。标本来源以痰液最多,其次为伤口脓液,见表1。表1不同标本来源检出的葡萄球菌分布情况(略)
2.2常见葡萄球菌分类
285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59株,占55.8%,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99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2.3%),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9株;表皮葡萄球菌76株,占26.7%,其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56株(占表皮葡萄球菌的74.6%),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18株;溶血性葡萄球菌51株,占17.9%,其中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mrsh)35株(占溶血性葡萄球菌的68.6%),甲氧西林敏感溶血性葡萄球菌(mssh)11株。
2.3药敏试验结果
285株葡萄球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试验,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拉考宁耐药,也未发现中介耐药菌株。mrse、mrsh与mrsa敏感性相似,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mrsa、mrse、mrsh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耐药率分别为81.6%、56.9%、54.5%和62.6%、75.0%、56.8%;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63.3%、55.6%、56.8%和22.9%、22.2%、25.0%;对复方新诺明、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91.6%、97.2%、86.4%和29.8%、24.0%、22.7%;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为52.3%~87.9%;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低于1.0%,见表2。表2常见葡萄球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略)注: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e: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sse: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rsh: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mssh:甲氧西林敏感溶血性葡萄球菌。
目前mrs感染非常普遍,对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多种抗生素耐药,造成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本组资料共检测到mrs186株。占葡萄球菌65.3%,其中mrsa占34.7%,mrse、mrsh分别为19.6%、12.2%;mrsa、mrse、mrsh检出率与上海地区有关报道相近[1]。其中来自icu室、血液科、呼吸科mrs检出率高,这可能因为icu室均为危重患者,全身营养状态差,免疫力低下,常接受较多的创伤性诊断、治疗及监测手段,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抗拒药物选择压力大,产生细菌耐药菌株机会多;另外,血液科患者化疗后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呼吸科呼吸机使用,均容易出现院内交叉感染,因此,mrs检出率在本地区较高,可能与大部分标本来自住院患者有关。1/3页123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