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脐疝

奶牛脐疝的诊疗

2009-11-30 www.cy110.com A +

奶牛脐疝的诊疗作者:食品安全文章来源:食品安全更新时间:2009-9-2011:10:00|【字体:小大】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犊牛的脐疝在兽医临床中也比较常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现将脐疝的具体诊疗情况介绍一下。

  1脐疝的形成原因

  1.1遗传因素脐疝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纯种繁育群中较多发,尤其是近亲交配。主要由于先天性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或腹壁发育缺陷。    1.2后天性因素主要由于断脐过程中人为因素而形成。  1.2.1断脐过短若过短,很容易造成脐带抽回腹腔,此时脐孔闭合不全。若犊牛强烈努责或过食而引起腹内压过大时,腹腔内容物极易通过脐孔而进入皮下形成脐疝。  1.2.2断脐时感染细菌而化脓,当局部化脓时,使脐孔扩大而闭合不全,最终形成脐疝。

  2脐疝的临床症状  犊牛脐疝一般呈拳头大小可发展至小儿头大。通常脐部呈现局限性球形膨胀,质度柔软,也有的紧张,但缺乏炎症表现。病初多数在改变体位时疝内容物能还纳回到腹腔,并可摸到疝轮;当腹内压增大时,脐疝也增大。听诊疝囊部位可听到肠蠕动音。通常患病犊牛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其饮食欲及精神均正常。但若发生箝闭性脐疝时,病牛通常表现极度不安,个别的会有全身症状。

  3脐疝的治疗方法

  3.1保守疗法当疝孔较小且脐疝刚开始形成时,可在脐部打一压迫绷带使疝囊内容物回复,将绷带吊于脊背部确实固定,并适当限制饲喂以减轻腹内压;也可用95%酒精于疝轮四周分点注射,每点3~5ml。

  3.2手术疗法当疝孔较大且疝内容物与疝囊广泛性粘连或形成陈旧性脐疝时,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3.2.1术前准备  3.2.1.1术前禁饲48h,给予适量饮水。  3.2.1.2保定病牛右侧半仰卧保定,并使前肢和后肢分别抬高固定于木桩上方,最大程度地减轻腹内压,并充分暴露疝囊,助手将头部保定确实,尾巴栓于一侧。  3.2.1.3麻醉速眠新注射液以每100kg体重1ml的剂量肌肉注射进行全身麻醉,同时在疝囊预定切开线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浸润麻醉。  3.2.2手术过程  3.2.2.1在疝囊的正中线上方与皮肤囊上的脐孔相距2cm,平行腹白线皱襞切开皮肤囊,充分止血后,用两把止血钳将皮肤提起,其下方为一层坚硬的纤维囊。先用弯剪将纤维囊剪开一小孔,伸入手指探查纤维囊与疝内容物的粘连情况:若疝内容物与纤维囊没有粘连,可以直接将纤维囊切开;若大网膜与纤维囊粘连,先与不粘连处扩大纤维囊切口,并仔细剥离粘连组织,最终使大网膜能够充分游离,暴露出疝轮边缘的肥厚组织以及腹膜。  3.2.2.2充分剥离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将大网膜用大块湿润生理盐水纱布包裹还纳回腹腔,防止继续脱出,闭合疝轮。用弯三角针带10#双股丝线从疝轮一侧进针,做多个水平纽扣缝合,每个水平纽扣缝合线的两线尾要足够长,缝合完毕,每两线尾用一止血钳固定于创巾上,暂不打结。全部缝合完后,逐个打结。打结时,术者将两线尾提起,一助手从切口的下方向上用力推挤腹壁,另一助手从切口的上方向下用力推挤腹壁,使两侧疝轮边缘紧密对齐;当术者在第一结打紧时,将两线尾并拢上提,助手迅速用止血钳将第一线结夹紧,防止滑脱;术者迅速打第二结,在第二结将要打紧时,助手迅速松开止血钳。在打结快要结束时,将包裹大网膜的纱布抽出。打结完毕,对个别打结不紧的部分补缝几个水平纽扣缝合,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打结。  3.2.2.3修整疝轮。用手术刀将两侧疝轮多余的肥厚组织切去,修整为一个新鲜创面,但不要切断水平纽扣缝合线及线结。生理盐水冲洗后,用10#双股丝线在新鲜创面上进行间断缝合。  3.2.2.4缝合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将切口两侧的纤维囊提起,决定切除范围后切除多余部分,间断缝合纤维囊;生理盐水冲洗后,将切口两侧皮肤提起,决定切除范围后切除多余部分,皮肤创缘用碘酊消毒,间断缝合皮肤。  3.2.3术后护理  3.2.3.1术后连续7d注射广谱抗生素。  3.2.3.2术后一周内限制饲喂,7d后逐渐恢复采食量;保持病畜安静,防止剧烈运动。  3.2.3.3术后第10d拆除皮肤缝合线。  3.2.3.4畜舍地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污染而缝线开裂。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